[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131佛面犹如净满月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3
佛面犹如净满月—一       海涛  辑
 
1.我见于如来,于世无譬类;身作黄金色,三十二相好。
  面如净满月,梵音声柔软;伏诸烦恼诤,常处于寂灭。《杂阿含》                             
 
2.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一切小星中,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戒闻离悭施;于诸悭世间,其施特明显。《杂阿含》
 
3.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在僧前坐说戒。当于是夜月初出时,婆耆奢在彼众中作是念言:「我今欲以月为喻,赞叹于佛!」
  即说偈言:
  犹如盛满月,无云处空中;光明照世界,一切皆乐见。
  释迦牟尼尊,世间大导师;端严甚殊特,名闻悉充满。
  月出白莲荣,日现红莲敷;从佛受化者,譬如华敷荣。
 开彼宿善根,悉令见道迹。《别译杂阿含》
 
4.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一切世星宿,悉翳其光明。
 如是信博闻,庶几无悭贪;世间一切悭,悉翳施光明。《中阿含》
 
5.佛告比丘:「心当如月,清凉无热;至檀越家,专念不乱。」《长阿含》
 
6.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多萨阿竭(如来).阿罗呵.三耶三佛出现世间,天及人民便蒙光泽,而有信心于戒、闻、施、智慧,如月盛满,普照一切。」《增壹阿含》
 
7.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有星宿之光,月光最为第一;此亦如是:诸善功德三十七道品之法——无放逸行最为第一,最尊、最贵。」《增壹阿含》
 
8.若人有贪欲,瞋恚痴不尽;于善渐有减,犹如月向尽。
 若人无贪欲,瞋恚痴亦尽;于善渐有增,犹如月盛满。《增壹阿含》
 
9.佛处大会,犹如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作金色,卓然特异,巍巍无侣。《新岁经》
 
佛面犹如净满月—二       海涛  辑
 
1.若新学比丘,勤修于佛教;其明照于世,如月盛满时。《鸯掘摩经》
 
2.世尊面貌,如月盛满;口演光明,清凉言辞。遏灭世间,燋然盛热。《佛本行经》
 
3.汝应起慈心!设起慈心即当生天。怨心如火,汝当速灭!瞋恚在心,不见法义。修忍之人除去瞋恚。瞋恚污心,形不端正;犹如云雾,障蔽净月,出家之人所不应生!生瞋恚者不得端正,犹如饮酒嗌气臭秽。《菩萨本缘经》
 
4.善观诸法皆同幻事、阳焰、梦境、水月、响声,亦如空花、镜像、光影,又等变化及寻香城,知皆无实,唯现似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5.譬如梦境、谷响、光影、幻事、阳焰、水月、变化,唯有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假施设,谓为梦境乃至变化。如是一切唯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正智离分别,如日无私照;亦如清凉月,能净诸云翳。
  智者多慈悲,常济于贫乏;见乞不轻贱,应生欢喜心。《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7.诸大菩萨则为庆云,随其所应雨甘露法。诸大菩萨则为净月,放诸功德光明之网。《华严经‧入法界品》
 
8.譬如明净月,照除世间暗;如来净智日,悉除三世暗。
 
9.铁围两山间,不覩日月光;饿鬼聚其中,偿其宿罪故。
 
10.菩萨布施之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众生智慧日光,破愚痴暗!愿一切众生菩提净月,增长满足!愿一切众生入大宝洲,见善知识,具足成就一切善根!」《华严经‧十回向品》
 
11.诸大菩萨以大慈盖普覆救护一切众生,上、中、下品等观无二,慈如大地,载育众生。菩萨满月,出功德光,除众恼热;菩萨净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菩萨明灯,除灭重暗。《入法界品》
 
佛面犹如净满月—三       海涛  辑
 
1.佛来王城行化行,大苾刍众皆围绕;
  犹若晴空清净月,普遍照耀于世间;
  又如出现千日光,四衢道陌皆晃耀;
  佛于城中行化行,普放光明亦如是。《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2.出家菩萨观在家,犹如暴风不暂住;
  亦如妄执水中月,分别计度以为实;
 水中本来月影无,净水为缘见本月;
 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
 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
 若能断除于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3.诸佛体用无差别,如千灯照互增明;智慧如空无有边,应物现形如水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4.悲与群生,为出生母;依凭斯善,人生天上。
  又复悲心,饶益利乐;一切有情,得天爱乐。
  悲者恒善,一切众生;及诸贤圣,普皆归命。
  又复行悲,如清凉月;去彼烦恼,炎苦之热。
  是故悲心,为快乐本。《妙法圣念处经》
 
5.劫初已来,天尊、王位、土地、人民皆就无常,无一在者。当知此身甚为危脆,如焰,如响,如影,如电,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实,如琢石火,如梦所见,如山谷中暴水卒起,遍满沟涧,须臾过尽,还就枯竭。《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6.世尊面目如月王,能破一切诸黑暗;今复拔济于我等,我等归命天中尊。《大方等陀罗尼经》
 
7.水流不常满,火盛不久燃;日出须臾没,月满已复缺;尊荣豪贵者,无常复过是。《罪业报应经》
 
佛面犹如净满月—四       海涛  辑
 
1.佛子!譬如日月出现世间,乃至深山幽谷无不普照;如来智慧日月亦复如是:普照一切,无不明了,但众生希望、善根不同,故如来智光种种差别。《华严经》
 
2.世间皆炽然,多诸欝蒸恼;慈悲清凉月,照除热恼苦。《大庄严论经》
 
3.如来今者放光明,净妙难思甚希有;
  时众谛视于慈容,犹若披云瞻满月。《父子合集经》
 
4.如来历劫行苦行,普为我等群生故;
  得成无上正觉道,等育众生如一子;
  施法药中为上药,疗病医中为胜医;
  大慈悲云荫众生,甘露慧雨雨一切;
  慧日光照无明暗,无明众生见圣道;
  圣月慈光照六趣,三有蒙光脱众苦。《大般涅槃经后分》
 
5.远离一切诸烦恼,清净无垢犹真实;
 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宝炬陀罗尼;
 身口意业悉寂静,犹如秋月之明净;
  修集大慈心平等,是名宝炬陀罗尼。《大方等大集经》
 
6.(何因缘故,名为菩萨?)
  光明清凉,犹如秋月;善法具足,犹如满月;
  众生乐见,犹如明月;增长善法,犹如初月;
  一味甘甜,如月一味;观一切法,如水中月;
  清净无垢,如月无翳。《大方等大集经》
 
7.佛身色第一,犹如星中月;神通力无比,能随众说法。《华手经》
 
8.内有慈悲心,常救护一切;是故彼人所,不应生怖畏。
  见者获安隐,寂然得胜妙;如月有清凉,终不变于热。《大庄严论经》
 
佛面犹如净满月—五       海涛  辑
 
1.如来于诸众生有大慈悲,怜愍利益,令得安乐;犹如父母,余无等者;能与世间作归依处,如净满月;以大智慧能为照明,如日初出;普观众生,爱无偏党,如罗怙罗。《金光明最胜王经》
 
2.光明之中,日为其最;星宿之中,月为其最;川流之中,海为其最;六天之中,波旬以为其最;色界十八天之中,净居以为其最;九十六部之中,释僧以为其最;九十六道之中,佛道以为其最。《法苑珠林》
 
3.行慈悲者,饶益众生;常应供养,后生天中;
  悲愍调伏,利益众生:是人如是,诸天敬仰;  
  慈悲之人,端严如月;覆护众生,离于忧恼;  
  是故勤加,修行求乐。《正法念处经》
 
4.(金刚手菩萨赞妙臂菩萨言:)
  汝大慈悲利益众生,此心清净如夜满月,
  光明皎洁复无云翳,使诸行人不失正道,
  入佛境界到于彼岸,菩萨所作非求己乐,
  于他有情故无嫌害,见他苦恼如自苦恼,
  见他快乐自亦快乐。《妙臂菩萨所问经》
 
5.或有财宝欲行惠施者,即先发大慈悲心,先当礼拜一切诸佛,次礼菩萨、缘觉、声闻之众。何以故?彼菩萨等,如月初生,已超众曜;后渐圆满,明照世间。彼菩萨等亦复如是:虽在地位,终当取证无上菩提。是故应须礼拜如是之众。《妙臂菩萨所问经》
 
6.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暗;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妙法莲华经》
 
7.今礼牟尼尊,于法自在者;超过释梵王,降魔及军众。
  超过日月光,及与四天王;慈悲明日月,普照诸众生。《大方等大集经》
 
佛面犹如净满月—六       海涛  辑
 
1.佛告天子:「当知:汝今此身及彼天宫日、月天子,悉归磨灭,不可久保。是故当解法性成败所趣、起灭常分。唯有泥洹最安、最妙,非刀剑、咒术能摧毁、坏败。」《菩萨璎珞经》
 
2.时佛.世尊复以神力放大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彼光出时能令一切星宿天宫、月天子宫、日天子宫,乃至欲界诸天宫殿,所有光明丧灭不现。《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3.(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以三昧力)从其面轮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思念如来自在神力:以清凉光普照众生,犹如世间清凉月轮,能除热恼,一切幽瞑无不照了。复过于是含喜微笑,怜愍众生犹如慈母,以慈悲光普照佛剎,诸天光明皆悉不现。《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4.附录:《大唐西域记》「月中之兔」     三藏法师玄奘 述  辩机 撰
 
烈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烧身之处。劫初时,于此林野有狐、兔、猿异类相悦。时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谓三兽曰:「二三子善安隐乎?无惊惧耶?」
 
曰:「涉丰草,游茂林,异类同欢,既安且乐。」
 
老夫曰:「闻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老弊。故此远寻,今正饥乏,何以馈食?」
 
曰:「幸少留此,我躬驰访。」于是同心虚己,分路营求。狐沿水滨,衔一鲜鲤。猿于林树采异华果。俱来至止,同进老夫。唯兔空还,游跃左右。
 
老夫谓曰:「以吾观之,尔曹未和。猨、狐同志各能役心。唯兔空返,独无相馈。以此言之,诚可知也!」
 
兔闻讥议,谓狐、猿曰:「多聚樵苏,方有所作。」狐、猿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蕴崇,猛焰将炽。
 
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飡!」辞毕,入火,寻即致死。
 
是时老夫复帝释身,除烬收骸,伤叹良久,谓狐、猿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彼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后人于此建窣堵波。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130因果业报
下一篇:07-132菩萨十大愿文
 07-009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07-078观音菩萨慈悲甘露
 07-037菩萨的慈悲观
 07-002四摄法
 07-129布施波罗蜜
 07-042劝发菩提善因
 07-094菩萨善戒
 07-010戒妄语.护口修善言
 07-123持戒的重要
 07-015菩萨法性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释大睿)[栏目:忏悔业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