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8
【第一一○则】
问: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答:应知但有菩提,则为独觉,以其未圆利他,故非究竟。以除垢障来说,声缘所知障习气未除者,即未生起具足性相之菩提心,非无空慧也(二乘但缘知母至悉心而起悲,不能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无猛勇大力。如舍利弗除不能救外道师,反为其弟子所杀)。但有利他,则於自利法身,尚不完具,以其未证圆满菩提(指空慧)故。具足定量之发心,不偏一面,如我愿证真胜义,愿一切有情亦如我证真胜义,此亦发心之一,而非定量之发心。须无二种寂减自满之心,对治专缘自利之心,须视佛功德;对治专缘利他满足之心,须大慈大悲,法身自利,报化身利他,故须具足自他二利,而无二种寂减自足之心,方具性相。现观庄严论说:“发心为利他,希正等菩提。”此二说明答提心之总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须先修平等舍心?
下一篇: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云何不忆彼见(胜观),亦非胜观?
能知诸法性空,又能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但言其有若干种,及其概要?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的物质观(刘先和)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16
[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26 最美的孩子
[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灵感来自心
[栏目:仁焕法师]
有些僧人经常讲这个寺院那个师父不行对吗?
[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说是不含一点酒精,但很浓的啤酒味道,请问这是不是破酒戒了?
[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面对死亡
[栏目:张慈田文集]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大寂比丘尼)
[栏目:般若]
定学开导(60~69)
[栏目:傅味琴居士]
藏传达波噶举派佛教
[栏目:噶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