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思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2

不思善 

  我喜欢寺院里的晨钟暮鼓,喜欢听师父们喃喃地诵经声,那声音如海潮般涌动着我的心,催生出无限的波涛。尽管我不信佛,但佛家的思想我还是喜欢的,尤其是佛家告诉人们要行善积德。善有善报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我也经常想把这种思想带到现实中。

  有一次到寺院去,大殿里里外外有许多烧香拜佛的香客,但只有个小师父在值班。当我问他寺院住持的去处时,答到:“有事出门。”只此一句便不多言,我也无心再问,免得无趣,随即四处瞻仰礼拜,静静地去感受那种肃穆的氛围。

  “哎呀!”突然传出一声尖叫,原来是一位老妇人在过门槛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正在拜佛的人们发出一阵惊呼,但却都犹豫不决,无一人上前相助。我能理解人们当时的心情,并非无心上前相助,是担心万一老人有个闪失,被老人的儿女讹上遭罪破财且不说,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也会接踵而至。在现实社会,这样好心不得好报的事情还少吗?

  我看到老人想站起来却有些吃力,便往老人跟前走去,希望能扶她一把。当我还没有走到老人的面前,却已经有人旋风一样地冲了过去,扶起老人,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仔细看时,却是刚才大殿里值班的小师父。

  庆幸的是老人没有什么事,谢了小师父又去拜佛了。目送着老人走进大殿,我冲着小师父笑笑:“您又积德了。”我说。

  小师父看看我念了声佛号,轻声地应答:

  “不思善。”

  我诧异极了,这是什么理论?不思善。难道思恶吗?

  小师父见我愣在那里,还是轻声细语:  “如果老人在你的面前跌倒,你如何想呢?”

  “我当然想积点德,做点善事,扶起老人。

  他摇摇头:“我没有这样想。”

  我更加诧异:“你不是已经把她扶起来了吗?”

  他微微一笑:“对,我是扶起来了,但我没有目的。我没有考虑什么,不思善恶,没有索取,没有牵挂,只是想扶她起来而已。”

  围观的人们都在听着我们的对答,若有所思。我慢慢地品味师父的话,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见老人跌倒而想积德搀扶起老人的是自私;如果为行善而扶起老人,是做事讲条件。不管人们怎样看待这样的人,我还是要称赞他们的,因为他们做的毕竟是好事,比那些只顾烧香不顾人的“善男信女”要强百倍。然而真正高境界的还是那位小师父,只是想扶起老人,别无他求。小师父的一句“不思善”,使我跳出了迷津,豁然开朗。我明白先前之所以会引来无端的烦恼,是因为自己虽标榜无欲无求,却没有真正地做到。而那不带任何目的,不图任何回报的去行善,才是善的至真至高境界!

摘自《杭州佛教》2007年总第12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中的做人之道(查德元)
下一篇:五戒与现代社会(净莲)
 诚则潜通佛智(印光法师)
 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圣严法师)
 二一老人的启示(周迅)
 初学者不宜闭关(智海)
 如何利益众生(蒋鑫)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辜隐)
 禅宗的两大思想传统(杨惠南)
 破相论(达摩)
 在家奉佛的李煜(许程明)
 激发慈悲心(乐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致台湾马英九先生函[栏目:净空法师]
 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栏目:文珠法师]
 愤怒与忍辱 第一讲 认识愤怒[栏目:界文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