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3

生活修行之5 

有贡献,才有报酬

梁乃崇教授

多数人都会有想要「不劳而获」的心理,因为「不劳而获」轻松的就可以获得财富,像是中了彩券、得到遗产等等。

仔细检讨这个问题,如果想要接受「不劳而获」,你的心就是处在一种「贪」的状况。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样轻松就得到财富的过程中,你并没有为他人做什么事情,所以并没有什么贡献。接受「不劳而获」只能让贪心满足,但却不能因而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尊敬。因为不劳而获不能满足被肯定的需要,只能带给人贪心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是有不安的成份在。

我们的社会里面就有太多这种不劳而获的诱惑,或者是活动。有了这么多这类活动,所以就养了一帮人对这个社会一点贡献也没有,而他们却又从社会中获取了很多资源,那么这个社会就要负担这些资源,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里无法避免的缺陷。

我们可以在宗教上、在道德上对自己有一种期许,如果这种期许的风气被带动的话,也可以让这个问题减到最低程度。像唐代禅宗大德百丈禅师就倡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禅师虽然年纪非常大了,但仍然坚持每天要去工作,他不工作就不吃饭。后来他的徒弟把他的锄头藏起来,想让他休息。他找不到锄头,没有办法耕作,就不肯吃饭;后来他的徒弟没有办法,只好把锄头拿给他。

百丈禅师的态度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贡献,就不愿得到报酬;有了贡献,才愿收取报酬。这样的态度本身非常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副作用。也惟有具备这种正确的态度,人在追求财富、追求改善生活的过程里,才会生活得非常踏实,而不会有因贪心而导致不平、不安和不满足的状况。

(摘录整理自1991年6月12日圆觉通讯第二十四期)(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贡献报酬不劳而获贪百丈禅师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修行之4:修心解贪念
下一篇:生活修行之6:分别心起瞋恨
 从希特勒警惕偏见的可怕
 王永庆的「求真求实」
 实修实证之1:实修实证的例子──抗癌
 心地无脑自性慧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中)
 佛法是通达宇宙真理的实践导引
 修行让民主体制跃升
 「美」在哪里?
 「主动权」不等于「据理力争」
 烦恼根源于「认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寂寥梅花落地声[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80-81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张义军:新中国佛教出版事业的时代特色[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契经即道依路归心[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修行且莫推明日[栏目:卢志丹居士]
 上师与弟子--心量大,虔敬心就大[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六章 到达彼岸的无上咒 顿悟之九[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我见过很多佛教徒热心劝人学佛,但他们的方式让年轻人无法接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五届:印尼的佛教现状(陈宏兴)[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