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话 东魏和北齐的佛教概况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2
东魏和北齐的佛教概况——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九

方之

   公元534年,北魏孝静帝(元善见)由洛阳迁都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称为东魏。①东魏政权,只存在了16年(534—550),即被北齐(又称高齐)所代替。
   孝静帝在邺城的16年中,继承北魏崇佛的传统,继续奉佛。原在洛阳的僧徒,包括一批外国的著名译师,如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等人,亦都随朝廷的迁徙到了邺城。“邺都臣民,多随便舍宅地,立新寺,其时名僧昙鸾为孝静帝所重,称为神鸾②”。此外还有沙门毗目智仙,北印度乌苌国人,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在邺城金华寺,与瞿昙留支一起翻译了五部论③。另有印度优禅尼国的王子月婆首那在兴和年间(539—542)译出《摩诃迦叶经》等三部七卷。
   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洋灭东魏,自立为齐帝,是为齐文宣帝。北齐(高齐)政权经历28年(550—577),先后六主,都信佛教。唐法琳《辩正论》卷三说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初年(550)“请稠禅师④受菩萨戒。”他戒酒、断肉、放生,并命天下断杀。他又修塔建寺,度僧尼八千余人,“十年之中,佛法大盛”(《辩正论》卷三)。齐建皇元年(560),齐孝昭帝(高演)“情寄玄门”,为先帝写《一切经》一十二藏,度僧尼三干余人。齐武成帝(561—564)高湛更加虔诚,他“广济群生,应游佛刹”(同前书),于大宁元年(561)修建宝塔,将自己的珍贵御服,亦作为财施。他每月诵《大品般若经》数遍。法琳说在北齐的28年中,“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译经六人一十四部”(同前书),这里所说的译经六人的姓名以及他们所译经名均不详。据唐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和智升的《开元释教录》都说北齐译师只有二人,译出经论八部五十二卷。兹根据《开元录》卷六所说,将译人和译经情况概述如下:
   (一)那连提黎耶舍,华言尊称,北印度乌苌国人。十九岁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他研究律学五年之后,即开始游方参学,朝礼佛教圣迹。于齐天保七年(556)来到北齐,受到齐文宣帝高洋的礼迂,被安排住在邺都的天平寺,自天保八年(557)至天统四年(568),共译出《菩萨见宝三昧经》等七部五十一卷。
   (二)万天懿,居士,北代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人,鲜卑族,原姓拓跋。后来魏分十姓,因改姓万俟,简称万。他年轻时代,应诏协助那连提黎耶舍译经。后于齐武成帝(高湛)河清年间(562—564)独自译出《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一卷。
   北齐(高齐)只有28年。原东魏政权掌握在高欢的手中。魏分东西以后不久,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这两个国家互相对立,两国之间常有战争。因此,译人和译经不多,这是很自然的事。至于北齐有多少高僧,唐道宣的《续高僧传》中收入的也不多,经初步统计,只有23人,其中义解9人,习禅4人,明律2人,护法1人,感通6人,杂科声德1人。
   总的说来,北齐(高齐)时代的佛教是兴盛的。邺都一地有寺院4千余所,僧尼8万多人;全境有寺院4万多所,僧尼2百余万人。如此庞大的寺院和僧尼数字,若非北齐朝廷的大力支持,那是不可能有的。

   注释:
   ①北魏末年,高欢擅权,立元修为孝武帝,武帝不愿受其摆布,乃于魏永熙三年(534)逃出洛阳西去长安,投靠宇文泰,称为西魏。如是高欢于同一年(534)又立元善见为孝静帝,并迁都邺城,称为东魏。
   ②引文见《中国佛教》一,页43。昙鸾(476—542),专修净土法门的僧人。他初学教,因感寿命短促,乃由北方去江南茅山从道教学者陶弘景(456—536)学“长生法”,陶送他《仙经》10卷。他负经北返,途经洛阳,得菩提留支的指点。留支送他《观无量寿经》一部,说这就是佛教的“长生法”。昙鸾遂焚《仙经》,依《观无量寿经》专修净土,名声大振,被孝静帝誉为“神鸾”。
   ③五部论:《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三具足经论》、《转*轮经论》、《业成就论》、《回诤论》。 ④稠禅师,即释僧稠(480—560),魏时著名禅僧,是少林寺佛陀禅师的弟子。所修禅法为四念处,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有传。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西魏和北周的佛教概况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北魏时期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史话 法显西行求法的成就
 中国佛教史话 罗什门下十哲简介
 中国佛教史话 萧齐时代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首传戒法的昙柯迦罗
 中国佛教史话 《成实论》与成实师
 中国佛教史话 北魏时期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玄学化的僧人支道林
 中国佛教史话 东晋时代的北方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关于中国比丘尼二部僧受戒的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栏目:妙华法师]
 菩萨在人间[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通往真正清净的三种“看破”[栏目:达真堪布]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栏目:荆三隆教授]
 1965 游心安乐道(新罗 元晓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贫穷和富贵[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有惭愧心决定不会做坏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七支供第二支:供养[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