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论人非(远尘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5

莫论人非

远尘法师

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各自的修养和兴趣爱好的不同,难免对别人的言行举止看不顺眼。一旦我们对他人怀有成见之时,就会在别人面前说这个人的是非。天长日久,这些是非之言会经过好事者之口传到当事人的耳中,从而引起当事人的怨恨甚至报复,给自己带来灾祸。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我是非,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做到谨言慎行,不论人非。若毫无根据地对别人妄加评论,往往会给自己造下祸殃。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祸端,历代先贤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先秦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这句话中,孔子向弟子们提出了做事要敏捷,言语要谨慎的要求。其用意也是为了让弟子成为远离人我是非的人。对我们来说,当要评价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在心中多想想,自己说出去的话是否符合事实,是否会伤害别人。做到可说可不说的话最好不说,不能说的话坚决不说,必须说的话要思考后再说。若是口无遮拦地随便乱说,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宋代慈受禅师在《训行童颂》一诗中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慈受禅师告诫初学修道的人,要想修行,首先要学会不说是非,少言多听。因为说是非的人最终会因自己的是非之语而自食其果。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许多时候,人我是非多是从口舌中引发出来的。嘴巴两张皮,说好说坏都是它。如果嘴巴不好,说话又没有节制,不仅不会讨人喜欢,有时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人们常说“言多必失”,当一个人说话过多时,人们往往会认为他是一个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人。而且话语过多,常常会说出失言的话,惹人生气,招致别人的厌恶。更可恶的是那些故意捏造事实陷害别人的人,他们为了达到中伤别人的目的,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他的谎言被别人揭穿之后,人们便会远离这样的是非之人。

慈受禅师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言语。这样既不会中伤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所伤,自己也能够安身处世。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学识和人品并不是靠过多的话语来显露的。适当的减少自己的话语,别人会认为你很有涵养,从而对你尊重有加。我们常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就是这个道理。父母给我们一个嘴巴,两个耳朵,意在让我们少说多听,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少发表一些言论,多倾听他人有益的言教,对我们进德修身是会有一定助益的。

现代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对言语是非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人不仅要对人谦恭有礼,而且还要忍辱宽容,看别人都是菩萨,将自己看成凡夫之人。他说;“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

印光大师要求佛弟子在生活中要“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如果我们都能在平时多反思自己的不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不仅可以少犯过错,而且还能够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也不会再不负责任地对别人说短道长。

石屋清珙禅师在《题裁缝》诗中,对那些整天只知道说别人是非的人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在诗歌中说:“手携刀尺走诸方,针去线来日日忙。尽量他人长与短,自家短长何曾量。”诗歌语言浅白,寓意遥深,表面是在说裁缝整天忙于为别人裁布制衣,而从来顾不上自己的事情。其内在含义是说,一些人每天只知道说别人的长短是非,而从来不知道反躬自问——我自己是不是也有许多目前不曾发现的短处。殊不知,“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当自己真正回过头来反观自身的时候,才会发现,哦,原来我也一无是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果我们都能像曾子那样每天都反省自己,我们便不会处处只看到别人的不是之处,而更多的是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我们心中便会生起见贤思齐的心,哪里还有资格去评说别人的是非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过失,绝对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也不能用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议论别人。我国有句俗话“人无十全,瓜无滚圆”,作为凡夫俗子的人,要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容之心待人。若能如此,我们就不会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非关文字(远尘)
下一篇:《西厢记》里的佛学(远尘法师)
 佛教故事系列(佛蕊)
 佛学杂记二章(蔡日新)
 研修般若空慧的智慧宝典——读《金刚经》体会(释宏济)
 病中杂话
 最后的口诀(曹毅)
 侍亲如佛
 宋代延寿大师的万善观(逄礼文)
 一个税务局公务员的办公室弘法之路
 何谓无诤三昧
 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大手印之觉受[栏目:刘锐之上师文集]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栏目:月溪法师]
 拉达克的小孩[栏目:点亮心灯的善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修净土者不可随其余法门知识转[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二十二[栏目:宽运法师]
 佛教经典格言[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温金柯)[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九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就从这里下手,不要贪多[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