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5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益西彭措堪布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维。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让快乐成为天性(明如)
下一篇:生存与生活(金峰)
 找到尽未来际的幸福(普仁法师)
 学佛先从做人起(陆忠培)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慈舟)
 阿弥陀佛名号(月溪)
 动物权:一个佛教向度的解读与解释(萧振邦)
 生命的本质(达摩难陀)
 生活中的禅定(无庄)
 蜜浆供佛得道(小雪)
 慈悲是巨大的能力
 我们向往和谐(常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四、教书先生[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