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快乐的处方
 
{返回 智中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9

快乐的处方

智中法师

1.什么是快乐

一般人的快乐是建立在色身香味触的享用贪着上,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等而下之的人只会借着声色犬马求得快乐,比较偏向心灵一点,则倾向于琴棋书画,或是古玩欣赏之类的事。但假借外在因缘越多的的就越容易失去,稍好一点的便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这些都不如读书,易云:「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读书能增长智能,有了智能当然苦恼的事就会减少,但这指的是一些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立身处世的书,绝非一些权谋手段、世俗功利的书,这也是一种乐。读这些书当然不如读佛法的书,因为佛法能令我们究竟地离苦得乐。这其中还有一种乐叫三昧乐,是透过静坐得到的禅定乐。若得未到地定一种界于欲界定和色界定之间的禅定,会有色界的地水火风来到欲界的身体中,所以会有轻安乐。这个乐,是欲界一切的乐都比不的。禅定乐并非佛法独有,许多其它宗教也提倡的。但因现在修学禅定的人少,也就不为人所知了。不过三昧乐仍不究竟,,而且有出入定的差别,最重要的是没有解决烦恼。只有佛法中的涅槃乐,是灭除一切的老病死苦,远离一切的烦恼习气,是真正的清净无杂染的境界。的确一切众生都有追求乐的本能,但智慧不够,所追求的那个乐却往往是苦因,就算一时令自己满意,但是靠不住,很快就会失去,而且后患无穷。唯有佛法的涅槃乐才是究竟永恒的乐。

2.究竟什么令你不快乐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有三件事,其一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感得苦果。其二有引发你不快乐的境界。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便是我们智慧不够。其中个人过去所造的恶业,我们无法去改变。而由于近代世俗的功利主义,加上物质文明的极度昌盛,使得人们藐视人性与道德,造成了大环境的苦不堪言。由于大多数人长期的沈迷在物质文明的功利追求,整个教育不重视品德与人格的培养更无法提升我们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不快乐的原因。

过去已然过去,整个大环境的共业不是少数几个人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唯有提升自己的智慧。因为乐,绝不是外在的给予能令我们满足快乐的,乐是来自于内在的心安理得。我们一旦心安了,乐就会自然显发出来。所以想要达到究竟永恒的乐,唯有学习佛法来增长我们的智慧,调伏断除我们的烦恼,才能清净安定我们这一颗躁动的心,.这就是所谓的安心之道!


{返回 智中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止观禅修之反省自己
下一篇:如何修止观
 《佛法的安心之道》之压力讲义
 止观禅修之经行
 安心之道讲义
 止观禅修之三十七菩提分法2
 止观禅修之三十七菩提分法1
 止观禅修之修定资粮
 快乐的处方
 如何修止观
 止观禅修之劝请修学四念住
 止观禅修之反省自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昧耶誓约与守戒[栏目:雪漠]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六节 无为法[栏目:广超法师]
 格鲁派哲学思想述略(朱丽霞)[栏目:佛教与哲学]
 1973 庐山莲宗宝鉴(元 普度编)[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有时候在禅定中会看到一个星球,该如何处理?[栏目:陈兵教授]
 要见自性的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增支部1集268经[栏目:增支部1集]
 出家人常居山里,又如何能常常利他呢?[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C 三、调御地经(198)[栏目:界定法师]
 放生救物愈疾[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