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和谐观(刚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44

佛教和谐观 

刚悟

  佛教对于人心的和谐 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获得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其本身的思想与东方文化的价值观非常吻合。佛教注重个人的内在修为,教导人们向自心求法。就此方面而言,佛教与儒、道二教存在共通之处。
  太虚大师提出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作用于人心的和谐,教导人们正确地去认识自“我”的高度概括。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考虑人们自我认识程度的标准。是以追求超越迷妄、烦恼、痛苦和生死的解脱之道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体系。世间的一切困苦都是缘于人们无法正确认知生命,因而由贪、嗔、痴所造作的诸多罪业所引起的。所以,凡事都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针对杀、盗、淫、妄、酒五种恶行所制定的“五戒”,为弟子定下了一个基本的善调,要求弟子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戒定慧”三学相应对治引起不良言行的“贪嗔痴”的迷惑思想,从而断灭烦恼,了生脱死,觉悟人生。
  《法句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表明,持戒的重点不在外表,而在“自净其意”。“意”指心的作用,即要求在心地上用功夫。 “心”是行为的支配者,去恶从善,关键是心净。“心净则国土净”,这也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克服反道德的心理因素,实现个人与自我从内“心”上的根本和谐。个人内心的和谐,也必将有助于社会道德的提升,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佛教对于社会的和谐 经过2000多年的融合,中国佛教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社会,不仅完全适应中国世俗礼法,而且也在提升个人的道德质量的基础上,由个体扩大到群体,以至于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佛教倡导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主张人都要行菩萨道,教化人们要多行善事,多修正行。除五戒、十善外,还将“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做为人与人和谐相处,自利利他的行为准则。这些教法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存在贫富差别悬殊、弱势群体生存艰难的情况下,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缓和人群之间的矛盾,化解社会动乱、危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常思己过,要怀感恩之心。佛教“以戒为师”的思想,与当今我国倡导的以法治国是非常吻合的。
  在中国历史上,将以“以佛立国”、“以佛治国”思想,成功实践于国家管理,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云南大理王朝。在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先后有9位国王禅位为僧,再加上被迫退位的1人,总共有10为国王出家为僧。大理国全民笃信佛教,并严格以佛教思想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权力之争,协调各种关系。因此,在大理国延续316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动乱或宫廷杀戮之类的血腥事件,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之一。
  佛教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际关系为重的思想,适应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佛弟子修持实践的道德规范,直接有利于非信徒大众的福祉。佛教道德规范也不限于信徒必须遵守,对非信徒同样有实践意义。基于众生平等的原则,不排斥其它宗教信徒实践道德规范,成就崇高人格。此外,根据缘起论、因果律,强调人与人的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并由此而肯定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体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共存共荣。这些佛教思想,都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四、佛教对于世界的和谐 当今世界社会矛盾纷杂,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人们为了争夺名利不择手段,结果引发贪心、嗔心等种种不善心行,导致人心失去控制,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所面临的困惑,不仅未因科学的发达和生活的富裕而减少,反而在不断地增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潜藏着巨大的精神危机,给世间的和谐带来了致命的隐患。爱因斯坦曾言:“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而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其中的深刻内涵,值得我们深思。
  当代中国佛教,无论是身处都市丛林,还是深山古刹,无不都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积极地实践“人间佛教”,造福于社会。佛教在净化人心,慈善济世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和谐世界需要全人类共同携手创造。禅宗讲“明心见性,以心传心”就是要我们端正心态,从生命本初最为清净的内心去关照自我,勤修“戒、定、慧”三学,才能够从根本上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局限,获得全人类最广泛的认同,真正实现全世界的大同和谐。在新的世纪,必定能够以佛教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实践,为世界的和谐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佛陀教法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摘自《福建佛教》2008年第1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传佛教死亡观的主要内容(杨丽)
下一篇:初学者不宜闭关(智海)
 “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 (慧伯)
 山也寂寞,水也寂寞(方杞)
 在家奉佛的李煜(许程明)
 管好心灵才能管好一切(吴甘霖)
 佛法不离世间觉——“人间”与《红楼梦》(崔小敬)
 从心理健康谈素食(傅益永)
 明月中天(曙正)
 诺言让我走进了佛的世界(盖信)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漫谈佛教与文学的关系(李桂红)
 缘(尹进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转*轮[栏目:智敏上师]
 如何观待行道中诸佛菩萨的悲愿力与修行人内在信心的关系?[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心之大小[栏目:禅是一枝花]
 我与正念动中禅的因缘(续智法师)[栏目:著述文集]
 增支部1集116经[栏目:增支部1集]
 禅宗七经白话解集序[栏目:观辉居士]
 南京佛教之传入与发展略述[栏目:吕建福教授]
 要让孩子满足我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无量寿经起信论卷中(彭际清)[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