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新的环境如何学佛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5

在新的环境如何学佛 

林居士 

  会修心的,什么地方都可以。不然,纵在佛的身边也是没有用。
  关键其实不是地方,而是外在环境的大转变会否影响学佛的心境。那是常有的事;我曾经试过在七、八年之间搬迁,多于平均每年一次,过半的距离超过一百公里。因这些事而退步已曾经历多次,多是因为劳累数周后提不起精神和体力;坦白点说就是“懒散”。其实目的地的环境怎样只是次要的,若能把无常、因果、菩提心等教授时刻放在心里,随力随缘不间断地做简单的定课,那就一定不会退步的。
  如果修行要依赖外面的人物环境(如某道场或同学)而维持的话,那就表示尚未能把佛法融进心里,作为自己思想行持的不可分割部分。不要太害怕,即使与善地善友分离,无常就是这样的了。只要用恰当的心态处理各种变化,那种种变化也就能成为修行上的历练。观照、忆念就是随传即到的修行良伴。而且在北美,清净的道场、良师、益友其实多着呢,自己若能努力于内心的清净就会有因缘碰到的了。
  起伏顺逆是人生难免的,这是佛法最基本讲的无常。只要深信因果就不会灰心,因为知道不好的境遇都是在还业债,还一分就轻松一分;只要坚持行善去恶,未来就只会改善而不会比原来的情况坏。坚信三宝为三界中之解脱依怙,那不论处于任何逆境都会祈请三宝加被而不觉孤立无援。再就是从自己受的苦难而想到其他众生也同在世间受苦,进而生救拔之念,这就是发菩提心。
  要在困难中维持这些正念并不容易,因此就有用定课来洗刷心地的必要。加以在任何时地尽量提起常念的佛号和咒语会更有效。
  最后提醒你一个宝贝:放生。放生是我们凡夫要改变宿业最快的方法。多看感应录就会知道古往今来很多例子。尽力多放、常放、劝放、共放;自然除了出世间的功德外,世间法也会慢慢顺境如意。
  祝吉祥!

摘自《莲舟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大愿)
下一篇:万物的心(林清玄)
 不经意的转变(郭会清)
 变化气质 改良习气(宣化上人)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萧丽华、吴静宜)
 佛法不贫穷(陶熔)
 初探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因缘(曲槐)
 何谓十善业道
 文人佛教文学概论
 找到尽未来际的幸福(普仁法师)
 暮鼓晨钟醒世人(孙贇)
 跟佛菩萨学为人处世之道(邹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善、中善、末善分别代表何意?[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三七卷[栏目:净界法师]
 法然上人文钞 杂篇 一、梦感圣相记[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六、净土文[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请法与念佛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一)恒长策发好学心[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中国禅宗的禅[栏目:圣严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三)[栏目:杂阿含经]
 大圆满心性自解脱论本颂[栏目:无垢光尊者]
 前行讲记 第四十一讲 普贤上师言教-本性闲暇[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