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谈净土法门
 
{返回 正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6

略谈净土法门

编者按今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正果法师圆寂三周年忌辰。为缅怀老法师的遗德,重温老法师的遗教,特发表此文,以资纪念。

今天因为时间晚了,简单说说念佛法门。分三点来谈:一、为什么念佛,二、修三福业,三、念佛的方法。

一、净土法门的重要经典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在《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在《观无量寿经》中,讲净土十六观法,修因得果。再次是《阿弥陀经》,此经较前二经扼要简明,便于诵持,所以列为修净土的日课。信、愿、行是念佛法门的总纲,不论拜佛、看经、念佛,只要达到一心不乱,就都有成就。为达到一心不乱,要都摄六根、修三福业。修行有二种,一者难行门,二者易行门。居士林提倡念佛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法门。只要念阿弥陀佛圣号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要断烦恼、证菩提,而净土法门可以带业往生,因为阿弥陀佛有愿力,所以也叫他力法门。带业往生是说必须停止过去所作恶业,不再造恶业,一心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如果不停止恶业,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二、凡修净土,都要修三福业,三福业是净土正因。三福业出在《观无量寿经》,原文如下:“欲生佛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前二业偏重戒学,第三福业,戒定慧三学圆具。每个学佛的人都要发菩提心,佛说菩萨和众生的关系如鱼和水、如树与大地;要深信因果,“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业果的决定,必须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结合起来观察,要增长善业,断除恶业。

三、持名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莲池大师指出有三种修持方法,一默念,二高声念,三金刚念。默念容易昏沉,乃至睡觉;大声念精神振奋,但费力气,消耗精神;金刚念绵绵密密,自己念佛的声音只能自己听清楚,既不昏沉,也不费神,所以我觉得,以金刚念为主,但三法随时可以互换用功。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五日

(在广济寺大雄宝殿开示弟子陈维博纪录)

正果法师开示


{返回 正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十善业
下一篇:珍惜此身
 佛教基本知识
 禅宗大意·六、禅宗的五家七派
 恪遵遗教缅怀盛德——纪念太虚法师圆寂40周年
 在唯识学上新旧两译关于第七第八两识论点的分歧
 禅宗大意·十一、见性成佛
 防护诸根
 禅宗大意·十、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苦谛
 禅宗大意·四、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
 十恶业道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中的转捩点[栏目:铁窗下的醒悟]
 把坏人变成好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求医问药 治身治心[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Part One 13. Siddhartha the Hermit[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9[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释永信大师在推介会上的致词[栏目:永信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方便品第二[栏目:慧律法师]
 云门家风[栏目:温金玉教授]
 菩萨的生活态度[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什么叫慈悲心?[栏目:四龙吞珠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