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以契机为最妙(妙莲)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3

法以契机为最妙 

妙莲

  当然佛陀也有对机说法的话,有了义的、有不了义的。什么是不了义的?对机不同,所说的法就是两样;如乙的根性与甲的根机不同,那乙依甲的法来修就修不成了。我们生在这苦恼的时代,正处于佛前佛后,好像孤儿身心无依无靠一样,心里有疑却无处可问,纵使问到对方所说的不错,各宗各法皆知;虽然广学多闻,但是否每一宗都专精深究呢?他说的法是否合你的根性?是否助于你所专修之法呢?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地方关系到我们的法身慧命,又不得不注意。
  就像一位医生,虽然知道药性,开药给你吃,但他有没有替你把脉?懂得脉性吗?有没有摸到你的病源?如果医生先检查你的病症,检查对了,确知病症再依病发药,那当然可治你的病;否则,一不小心没对症下药,病治不好,还把你治死了有份。
  当然,一般讲:大乘是了义法,小乘是不了义法。可是大乘法虽了义,但小根者不能接受,对其而言,那还是不了义;法是以利益众生为重,小乘法虽不了义,若能利益小根之人,那对小根者来说,小乘法也是了义的。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对佛法要有这种看法。当然一乘般若是好,般若是诸佛之母,那么我们现在愚昧众生能不能修实相念佛呢?就好像人参虽高贵,可是你虚弱的身体能不能受补啊?草方虽是便宜,可是却能治病。我们修学佛法、当参学的,这个正知见要有,否则愈修愈糟糕。

摘自《往生有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仰的回归(净慧)
下一篇:树立彻底的菩提心(寂天)
 漂泊里有最美的相逢(包利民)
 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心经》的人生智慧(正果)
 “诸行无常”的宇宙(王恩洋)
 唐寅诗词中的佛教思想(远尘)
 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
 我的出家因缘(法正)
 在忍辱中培养品德(达慧)
 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黄念祖)
 僧鞋为什么有六个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奇法治病 花样百出[栏目:金山活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