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自心(道学)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1

把握自心 

道学 

   偶尔看到这样的故事: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借给我!今天肯定也不会借给我的——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呢……,待至邻家,就对着正开门的邻居大声喊道:“你的斧头留着自己用吧!”之后便怒气冲冲地转身回自家了。
  此即所谓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例证!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曾像那个借斧头的人,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过于认真,过于多心,患得患失——得之则心花怒放或喜不自禁,如疯如狂;失之则满腔愤怒或痛不欲生,如丧考妣。世间之人与世间之事,大多如此。(自心作崇而不知不觉!)
  修行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探索出世正道而出外参学,原本无可厚非,可那一颗求法的心随着愈走愈远的身影,却越来越乱:人云参禅好,便随之去打坐;人云修密好,又会去求灌顶;人说念佛好,就赶快去找念珠……忙来忙去,一事无成。岁月流逝,悔之莫及。
  当然,世上也不乏异常之辈:或是经过大喜大悲之后看破世事、识透人心,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然;或是宦海浮沉,戎马一生,又能知止常止,功成身退,归隐田园,自去体会“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安然;还有那种“坐看云起处,满溪流水香”的悠然与“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超然。
  修行的人,如果能通身放下,善用其心,自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则必能获得心灵的安详与宁静!这才是莫大的财富、微妙的禅那、真正的功夫。
  修行的人,之所以洒脱,就是因为明白此理---善识其心,善用其心。那怡然自得的心,如一颗璀璨明珠,虽长陷于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这样的心,若把握得住,身心无烦恼!无论是处于幽寂的深山,还是繁华的闹市,皆是清悠闲静的。于山则“孤峰顶上一茅蓬,老僧半间云半间”,于市则“十字街头好参禅”。
  如是可知,心的力量,实在不可思议。“佛门难开,心诚则灵。”

摘自《寒山寺》2005年第4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怎么讲?(圣严)
下一篇:看破与看不破(孙昌建)
 禅僧行脚的影响(杨富学)
 种因得果
 慷慨情尽空门香冷(崔小敬)
 佛教的天堂和地狱的观念
 浴佛(林子青)
 60年爱心轮回义写隔世情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陈柏达)
 聚少成塔:黄夏年老先生访谈录(李阳泉)
 云乡禅师《问答百录》
 为法忘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偈 31.地唎尼 DI LI N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念佛人要恪尽人伦,心如佛心,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感应道隔,不得往生,这与“信愿必生”相悖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普门品》图文释义 20、现居士身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珍惜修法的善缘[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剑轮修心法[栏目:专门修法[上士道]]
 漫说《长阿含》(卷三)~B 四大教法[栏目:界定法师]
 华严经讲话 六、生活中之佛教——净行品[栏目:鎌田茂雄]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一章 佛陀的本怀与生平[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创立智悲慈善基金及爱心行动之倡议书[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