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36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一、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

诸佛出世,无非为了引导众生回邪向正、回小向大、回缚向脱的大事因缘,引导众生趣入佛乘。诸佛所说的法门都是适应众生不同时代、不同根性、不同习尚、不同因缘而有千差万别的修学方法,这一切法门可说都是菩萨的修学历程、成佛的菩提正道。

尽管修学佛法的方法千差万别,统摄一切学佛的法门却只有三大纲要: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这学佛的三要门是与人的三特胜: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以及佛的三德:大智慧、大慈悲、大雄力互为因缘、互为因果的。菩萨广修六度万行,遍学一切法门,这一切法门不外修福修慧。修福修慧就是依这菩提愿、大悲心、性空慧三句来修学的。一切依此而学,一切依此而修,失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得之则十二部经如对白日。启发信心,引生智慧,长养慈悲的学佛三要,就是菩萨事业的主要内容。

学佛三要就是《大般若经》所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之意。《大般若经》着重广明菩萨的学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意念。

1.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就是无上菩提。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修学者的心与无上菩提相应,发心求证无上菩提,也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信愿。信(saddha)是信三宝、信四谛。初学大乘法,首先要发起信心,例如念佛(菩萨)、礼拜佛(菩萨)、赞佛(菩萨)、随喜(mudita)、供养、忏悔、劝请等,都是摄导初学、长养信心的善巧方便。信愿能庄严净土或往生他方净土,信为一切功德母,想学佛成佛,必须深信佛身佛土功德,发愿积集功德。没有信,一切佛法的功德不生,有了坚固的信心,就会有强烈的愿欲,也一定会有实行善法的精进。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心清净,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净信生起时,内心清净,能断一切疑惑,成就一切佛法功德。真正有信心的人,内心是充满法喜的,不像未学佛前,内心充满恐怖、忧虑、烦恼。

2.大悲为上首:大悲是慈悲喜舍。慈(metta)是给予一切众生福乐。悲(karuna)是拔脱众生一切痛苦,喜(mudita)是见人行善、见人离苦得乐,深生欢喜。舍(upekkha)是对于慈悲喜三者舍之而不执着,或怨亲平等、不起爱僧。有了慈悲喜舍的福德智慧,才算菩萨行。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法从慈悲而发挥出来。慈悲是佛菩萨的心髓,菩萨的一举手、一投足,无非是慈悲的流露。菩萨是以众生的需要为行动的方针,与乐拔苦是慈悲的内容。嫉妒成性,仇恨在心,私情过重,绝对不能引发无私平等的慈悲,所以菩萨不但要有慈悲心,也要有喜舍心,必须是慈悲喜舍的总合,才是真正的菩萨心,才是大悲。

从缘起的相关性来说:世间的一切都不是独立独存的,而是相依相成的缘起法,在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现实存在中,彼此是互为关系的存在。这种缘起的人生观,是互助的人生观,是无我的人生观,是知恩报恩的人生观,是慈悲为本的人生观。人不能离社会而生存,人际之间、众生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彼此密切相关,依于共同意识而有亲切的关爱、而有与乐拔苦的慈悲心行。从生死的三世流转来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过着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曾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妇儿女,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王)恩、三宝恩。这种从自他的辗转关系到一切众生为命运同体的共同意识,引发了利乐一切众生(慈),求济一切众生(悲)的报恩心行。可见慈悲是人心映现缘起法则而流露出来的关切同情。

从缘起的平等性来说:从缘起的重重关系而深入到底,就通达一切法的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了达法性一如的缘起法时,不再单单是相依相成的关切,而是进一步无二无别的平等。在平等一如的心境中,自然发生同体大悲。若有众生在苦迫中,或有众生迷妄而未成佛,就等于是自己的苦迫,等于自身功德的不圆满。

一切众生,特别是人类,不但由于缘起性的相依共存而引发共同意识的仁慈,而且直觉对众生、对人类的苦乐有共同感,无论对于自他都有倾向于同一根源的直觉与渴仰平等的和同。慈悲只是人心契合于事理真相——缘起法的自然流露,大乘法中,慈悲利济众生的心行,能尽未来际而永无休止,原因在此。

慈悲心,人所共有,只是不能扩充而已。“虎为百兽王,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残忍(himsa)的老虎尚且如此,所以慈悲心的修习,重在怎样扩充净化狭隘自私(pema)、杂染浊混的情爱情见。

长养慈悲有三个方法:

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怨亲平等,别人犯错不妨想想他生性并非如此,只是受了物欲的诱惑、邪见(micchaditthi)的鼓舞,由于烦恼驱迫才不得自在。对方为非作歹、愚昧无知,应怜悯他、容恕他、救济他。

③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可以消除我见,增进慈悲。了达生死涅槃都是如幻(maya)如化,也就不会像凡夫(anariya)恋着生死、住于执着了。缘起的假名众生毕竟空,仅有如幻假名的我、法,而毕竟空中不碍众生。惟有大乘的无缘慈,才是通达我、法毕竟空,悲智平等、悲智融贯的实证。慈悲是利他的动力,损己利他的布施,节己和众的持戒,制己恕他的安忍,都是慈悲心的表现。

3.无所得为方便:无所得是般若慧,是不住一切相(lakkhana)的真空见。孕育于悲愿中而成长的空慧,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性空般若智慧,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无上菩提果。

一般宗教特重信仰或仁爱心行的表现,佛教异于其他宗教的殊胜处,在于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出世(lokut-tara)法,是超胜世间(1oka)一切宗教学术的法门。佛法甚深如海,而主要行门,不外信愿、慈悲、智慧,修学佛法必须三者相摄,圆备的修持,才能达到圆满的境地。

声闻乘依戒修定,依定修慧,发慧而得解脱,真正导致解脱的是智慧。大乘法门以六波罗蜜为总纲,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广集一切福德资粮,依禅定修得般若波罗蜜多(pannaparamita)的般若智慧,才能成就大乘果证,断尽所有生死烦恼。所以大乘经典中,常常赞说:于无量劫中遍修无边法门,不如一顷刻间于般若波罗蜜多经典、四句偈等,如实思惟、受持奉行。可见,无论大乘法、声闻法,要了生死、断烦恼、证真理,都必须依藉般若智慧之力来完成。

修得禅定,并不就能发慧,而是依定力为基础,于定心修习观慧(vipassana),如此止观双运,才能引发不共世间的如实般若智慧。外道也能获得或深或浅的定境,就是不能如同佛教圣者一样,发智慧、断烦恼、了生死,只有慧学才能直接通达佛法深奥之处。

佛、菩萨、独觉、声闻四圣,皆依智慧成圣,不离觉慧,只是大觉小觉而已:佛陀(正遍知、世间解)义译为觉者,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觉了万有诸法的实相,而佛所证得的究竟果德,称作无上正等正觉,无论从名号或果德来看,佛都以觉慧为中心。菩萨义译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辟支佛译为独觉或缘觉。声闻是闻佛声教而觉悟。

觉慧是在悲智理性的统一中,引发出来的如实智慧。初修为观,观行成就为慧,到达圆满的果证时,般若转名萨婆若(一切智)或菩提(bodhi觉),以信心启发智慧,更以智慧助长信心,达到信智一如。慈悲越广大时,智慧越深入,智慧越深入时,慈悲越广大,真正的智慧是悲智交融。七地菩萨定慧平等,才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把心安住于无生无灭的道理上,忍是认可的意思。这时,深入无生,是不会退失大乘了。这时,真实智慧现前,证得法性深理,理智平等。这时,真实智慧与其它功德相应,般若摄导万行,万行庄严般若。这时,自证化他,以智慧为先导,以无边的方便善巧化度众生。

二、生得慧、加行慧、无漏慧

详细来说,智慧有三种:1.生得慧2.加行慧3.无漏慧。

1.生得慧:是与生俱来的慧性,生来就有抉择是非可否的智慧,例如听闻佛法、披阅钻研、对佛法的了解、甚至能说空说有、说心说性、高论佛果圣德这种能知能解的慧力。

2.加行慧:是慧学全部修程的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的有漏(烦恼)慧,是到达现证无漏慧应修的加行,这加行慧即闻思修三慧:

①闻慧(suta-maya panna):依闻所成就的慧,是通过内心清净心念而引发的特殊智慧。闻慧成就即正见具足、信根成就。由于多闻熏习,就可信得深切而起正见,具备不计利害得失、勇往直前、永无退转的坚决信念。

②思慧(cinta maya panna):以闻慧为基础,进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别、抉择诸法的甚深法性与因缘果报等事相,使有更深湛的体认了悟,但仍然未与定心相应,仍是散心观。八正道中,先是正见、正思惟,然后才有正语、正业、正命,这就是说,有了正思惟的思想成就,无论动身发语乃至经济生活等等的一切,就能纳入佛法正轨,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起的圆满戒德。净戒可长养慈悲,也惟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净戒,也由于净戒引发深切悲愿才能悲智交融。佛教制戒,在于消极的防非止恶,积极的利生济世,即自利与利他。自利可以压制烦恼不生,得到身心清净。利他是见到众生苦恼,不忍再加损害,先是实行不损他的善行,继而发为利乐饶益有情的悲行,是大乘悲心的成就。因此,布施、忍辱、精进等大乘功行,都与净戒俱起。

③修慧(bhavana-maya panna):本着闻思所成智慧,止观双运而引发智慧。修所成慧是与定相应,不依文言章旬而观于法义,修慧依智不依识,必须观察一切法无法毕竟空寂,才可从有漏修慧,引发无漏的现证慧。识是有漏(烦恼)有取(执取)的,是以我、我所为本的妄想分别。智具有勘破我执、遣除邪见的功能。无自性、无分别的慧观,能够降伏自心烦恼而引发现证无漏智慧。修慧成就时,具足正定,是定成就。

3.无漏慧:加行慧尚未到达真正的实证阶段,从修慧再不断努力上进,经过定慧相应、止观双运、更深彻的简择观照,就可引发无漏慧,无漏慧又名现证慧。漏即烦恼,由此无漏慧而断烦恼、证真理,才是慧学的目标所在。学佛是要修证清净身心,体悟真理,了断一切烦恼的,有了般若智慧的正智,自然就能身口意三业清净,举止如法。学佛不是仅仅为了要成为一位佛教的学者而已。

菩萨的智慧有般若与方便两种。般若是自证空性,方便是方便化他,两者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胜用。般若就像根本智,证毕竟空性,再起方便后得智、通达缘起、严净佛土、成就有情,如此渐渐转进渐合,到真俗圆融,二智并观,就是佛陀最究竟圆满的中道智。智慧与方便二者相互依成,相互摄导,福慧双修,发挥离缚解脱的殊胜妙用。

所以在证得法空性后,还须不断熏修,将所悟真理,证验于诸法事相。透过真理了达世俗,真俗圆融无碍,生活与理性彼此相应,即世间而出世间,世与出世无碍。

一个人在未得佛慧,甚至未学佛前就多闻博学,对世间有助弘扬佛法、有利社会民生的知识学问多多明了通达,一旦归信佛教有所证悟时,即能说法无碍,化度无量众生,这种法施最有意义。努力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教化,是功德无量的,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于与人同乐、为人拔苦的同情,是无条件的施与,不是为了自身的名闻利养,不是为了果报或现生功利。菩萨当于五明处学: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这五明都是有助弘扬佛法,有利社会民生的学问。世间学无碍出世的佛学,而是佛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慧学(panna sikkha)先是知因果、知善恶、知有前生后世、知有沉沦生死凡夫(anariya),知有超出三界的圣者(ariya)等等,信解这些才算具有世间正见的世俗慧。进一步,知道生死由烦恼贪爱(tanha)而来,烦恼的根本在无明(avijja),无明就是对于诸法实相——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三法印的不如实知,因为不如实知,所以引起种种执着(upadana),由执着引起一切不合理不正确的错误行为。这无明为本的妄执主要是无常执常(nicca),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无乐执乐。众生有了这种颠倒妄执(upadana),引生种种非法行为,造下无边恶业(akusala kamma),感受无边生死苦果。所以慧学的另一方面就是契悟三法印(ti-lakkhana),在世间一切有为法中,如。实(yatha-bhuta)体证(abhigama)念念生灭的无常性、众缘和合的无我性、了达一切虚妄不实的寂灭性,能彻底悟入三法印,就是证得清净解脱的涅槃(nibbana)。我们之所以滞留世间颠倒生死,根源就在不能如实证信三法印。透过无常、苦、空、无我的观慧而悟入寂灭就是证人甚深法性。二乘的观境只是直接依自我身心作观,而菩萨行者不但观察自我身心,并且对身心以外的尘尘刹刹、无尽世界、一切事事物物,无不遍观。

总之,学佛的三大事,就是起信心,生正智,长大悲的三德,这三德的修持必须平衡发展,不可偏重。这学佛、学菩萨的三大宗要,超胜一切,含容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发心学佛,不论在家出家都要从菩萨心行去修学,才能成佛。菩萨心行是信愿、慈悲、智慧的总和,是三者完整的协调,不是顾此失彼。

发心学佛,因众生根性不同,修学的方法也有不同的方便,例如:贪行人从慈悲门入,瞋行人从智慧门入,痴行人从信愿门入,然而,却也不能永远滞留在这样的阶段而产生不良的后果。《大涅槃经》与《大毗婆沙论》都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而有智无悲,有悲无智,也根本不成菩萨行。就是悲智双修,若悲愿不足而急求智证、求解脱,也是堕落小乘。若悲心深切而智慧不足,也要成为败坏菩萨而退堕凡外。必须信愿、慈悲、智慧三事齐行,才能互助互成。

三、二道五菩提

学佛三要的信愿、慈悲、智慧三事不可偏缺,然而在修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进修次第。进修的历程,经论说得很多,大体可分为二道五菩提:二道是般若道,方便道。五菩提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菩提是觉悟佛道的正智,就是般若智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般若道是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性空离相。方便道是彻悟法性无相后,进人修行,一直到悟证佛果,这一阶段主要是菩萨的方便度生。

1.发心菩提:是立菩提愿,以般若扶大悲愿,重愿。发菩提信愿是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也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anuttara sammasambodhi citta)。

2.伏心菩提:是修悲济行,以般若导六度万行,重行。是菩萨于发心后,依信愿去修慈悲利他的菩萨行,在六度中修集一切福德、智慧,渐渐降伏烦恼,渐渐与性空慧相应。

3.明心菩提:是住性空见,以般若悟证如实义,重证。是折伏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除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

以上三种菩提是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个阶段,属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尚未圆满,须继续修行。

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来说,是证悟。而望后方便道来说,是发心、发胜义菩提心,这是圣者的信愿,是经由悲行的熏修,智行的净化,达到信智合一、信智平等的菩萨信愿。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了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槃的清净菩提心,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无生法忍的道理上。

大乘行者悟入无生法忍,证到真如实相,这真实智境,没有时空相,没有心识相,没有青黄赤白各种分别相,经中常说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非此非彼,不可说,不可念就是。发心菩提的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伏心菩提的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明心菩提的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

4.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法忍后,从此渐渐庄严国土、成熟众生,渐渐出离三界,往究竟圆满的目标前进。

5.究竟菩提:是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觉)。

这二道五菩提也可以总合为三:①发心菩提是发心;②伏心、明心、出到三菩提是修行,从悲行到智行,又从智行到悲行;③究竟菩提是证果。这二道五菩提是凡夫到达佛果的过程,是有漏杂染、意欲本位的凡夫从凡夫地起信愿,经慈悲而入圣智(圣者的信愿),又依此菩萨清净的信愿,经慈悲广行的熏行,智慧的融合,圆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菩提,到达智慧、慈悲、信愿三佛德的究竟圆满。由此证明,智慧、慈悲、信愿就是凡夫发心学菩萨行,以至成佛的三大心要。

中国佛教一般所修的法门,例如念佛、吃素(放生)、诵经,是菩萨行的胜方便,学佛学菩萨行,必须从这些妙方便中,认清目的:我们是为了策发信愿而念佛,长养慈悲而吃素,引生智慧而诵经。要从念佛中,策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精进。要从吃素放生中,长养慈悲、去做种种有益人世的福利事业。要从诵经中,进一步研究义理,引发智慧。以这些初方便奠定菩萨学的初基,迈向无边的、深广的佛法才对。

总而言之,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就是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着重在学习一切菩萨行。

声闻(sutavant)圣贤持戒、爱物、教化众生,与凡夫的自私自利完全不同,却过分着重自心烦恼的调伏,忽略了积极的利他。

大乘(mahayana)行者并非不重视自己身心的调治(自利),只是着重利他,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利他的统一。众生受无量苦,菩萨起无量悲行,所以大乘道是以大悲为上首,然而发心利他并不忽略自己身心的调治,否则未能自度,焉能度人。如若不解不行,既无智慧,又无能力,怎能利他。所以为了要度一切众生,一定要广学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六波罗蜜(paramita)。由于出发于悲心,所以深山修禅、结夏掩关,也都是为了造就救度众生的能力。菩萨为众生、为人群服务,作种种事业,说种种法门,任劳任怨,舍己为人,是直接的利他。菩萨修禅定、学经法等等是间接的利他。菩萨的一切是为了利他,所以对身内的、身外的一切,不作一己私有,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得到优越的果报,也愿与大众共享其利。功德回向众生,便是大乘利他精神的表现。

菩萨的自利,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相应,从利他中去完成。随分随力的小事,也一样是自利利他的实践。譬如在一块空地植树栽花,不是为儿孙打算,不是为自己徒弟着想,只因花可供人欣赏,枝叶可以供人乘凉,果实可供人摘食或作药、作建材就去栽植它。存着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自利利他,同时成就,就是趣向佛果。

中国佛教,一向重玄理、重证悟、重死后往生,尤其唐宋以后,山林气息格外浓厚,这与老年的心境,特别契合。对于了生死,青年人不太容易领会,青年的血气旺,志气强,意欲如海浪奔腾澎湃,不太能警觉到生死这回事,若是专以了生死为教,是不易获得青年的信受的。然而,学菩萨法,着重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发心普利一切众生,就与青年的心境相似。中国虽称大乘教区,行持却偏重急急的了生死、求禅悟,结果青年与佛教愈隔愈远。反之,锡兰、泰国、缅甸等国家被称为小乘教区,青年人都学佛法,他们不是开始就学了生死,而是归依三宝,深信因果,增进向上。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摄化青年为主。了生死当然还是佛法的一大要事,但修学大乘,要以利他为先,适应广大的青年群,让更多的青年众发心学佛,才是发扬大乘的真正目标。大乘佛法中的文殊、善财、常啼菩萨,都是现青年身,发广大心,大勇猛、大精进、学不厌,教不倦,他们自身现青年相,也欢喜摄引青年学佛。人间佛教要重视培养青年人的信心,培养青年人发心修菩萨行。

大乘菩萨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是出世又入世。大乘法中,在家菩萨占绝大多数,在家菩萨通常在大城市、人烟稠密的地方弘法利生。《华严经·入法界品》、《维摩诘经》、《菩萨本生谈》都显着记载在家菩萨在社会上现身说法的种种情形,大乘菩萨的伟大,全从人世精神中表达出来。惟有大乘法以出世心作入世事,同时从入世法中,摄化众生趣向出世,这样出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任何人都可渐次修学,上求佛道。

中国从前天下不太平时,可以到深山辟土开荒,维持生活,佛法也因而延续。像山西的五台山,陕西的终南山,每逢乱世,出家人都前往避乱专修。现代情形不同了,城市山林渐无差别,隐入深山遁世修行的可能,已今非昔比。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佛与弟子们就经常游化人间。佛法是人类的佛法,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论都市乡村,菩萨行者就应到处去传播法音,去作种种利人的事业,在不离世事、不离众生的情况下,净化自己,觉悟自己。

中国佛教的崇尚山林,受了印度佛教中,一部分苦行瑜伽僧的影响,又与老庄的隐退思想互相融合,二千年的中国佛教才与人间的关系不够紧密。现在,正是恢复佛教真精神,让佛法深入人间的时候了。

自利的断烦恼、了生死,依团体的力量更为容易。学佛者进入佛教团体,过着规律的生活,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一切都不能违反大众共守的制度,因为佛教的集体生活是互相教授教诫、互相慰勉、互相警策的,这也是中国禅宗能陶贤铸圣,延续中国佛教一千年寿命的主要原因。

佛教的集团,不只在生活中一起上殿过堂就算了,而是在共同生活中引导大众走向正常向上的境地,人人向上,和乐共处,养成光风霁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净化自己,健全佛教,发扬正法。


{返回 陈燕珠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要义 中道的佛教
下一篇: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
 佛法要义 四圣谛
 佛法要义 附后:解脱的圣者八风不动
 佛法要义 佛陀
 佛法要义 自序
 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
 法句经要义
 佛法要义 究竟圆满的佛陀三德
 佛法要义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三)解脱七支坐法和方便七支坐法的区别[栏目:圣者言教]
 关于烦恼、习气对治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二一)[栏目:杂阿含经]
 修行要回光返照[栏目:宣化上人]
 浅谈少林功夫的传承与弘扬[栏目:永信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四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素食、生食与健康 下(傅永益)[栏目:素食与健康]
 智慧,灭苦之利器[栏目:正如法师]
 惯性质量[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四 耕田婆罗堕阇经[栏目:经集 一 蛇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