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察者与参与者
 
{返回 太阳我的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31

观察者与参与者
 
作者:一行禅师

 
  对今天的物理学家来说,心灵所认识的对象同心灵本身是不能分开的。科学家再也不可能用完全的客观态度来观察事物。他们的心同对象无法割裂开来。约翰·维勒(John Wheeler)建议我们用"参与者"这个字眼来代替"观察者"。因为假如有"观察者",主体和客观之间就必然有着严格的界限,但对于"参与者"而言,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就显得模糊不清了,乃至消失,因而直接体验才有可能。这种"参与者"与"观察者"的想法,非常接近禅观修练。当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禅观的时候,根据《四念处经》(The SatipatthanaSutta),我们是在从身体内部来静观身体(观身如身)。这意味着我们没有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一个与自己不相关的客体 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客体来观察。禅观不是拿心灵的认识对象来进行一番测量和思考,而是直接体验它。这就叫做"无分别想 "(Nirvikalpajnana)。

  将心与对象割裂开来的分别习惯,在我们身上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我们只有通过渐渐地禅修,才能清除它。《四念处经》提出四种修观的对象:色、受、心、法。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修这种观法。这四分法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修习禅观,而不是为了我们分析事物。在这部经中所有物质现象都称被称作"法"(心的对象)。当然,我们可以观察色和受,甚至心也可以归到"法"的范围,成为观照的对象。在这部经中所有现象,包括物质现象,都被看作法,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从一开始佛教就反对把心和对象割裂开来的做法。
 
 


{返回 太阳我的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依旧是山,河依旧是河
下一篇:心生万法
 风有知
 大圆镜
 黑暗变成了光明
 一封情书
 优昙花仍在开放
 建设精神家园
 从相对论看法界无尽缘起
 熬一锅玉米
 蓝天有知
 三世一毛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问题(真体法师)[栏目:律宗文集]
 准提法的三昧耶戒[栏目:准提法门法要]
 在寺院中,常会听到「常住」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27、下品上生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栏目:佛教与雕塑]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为什么放生功德最为第一(圆因法师)[栏目:放生功德]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栏目:水野弘元]
 说钱[栏目:净宗法师]
 天灾人祸,是否“一切都是唯心造”?[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