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四 一生补处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73
(卅四) 一生补处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这是说往生者皆当一生补处)
   佛告诉阿难: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人人都决定证得究竟一生补处的果位,除非有些菩萨有他自己的本愿,不要成佛,立愿在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之后,应现十方世界,尽未来际,普度众生,皆生西方。像这一类自己不愿做一生补处的菩萨,他们是以度化众生的弘誓功德,来庄严自己的佛身净土的。
附记: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能位邻极圣,一生补佛,太殊胜了!我们若在此土修行,那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到达此位。那是本愿中第22“必至补处愿”的功德所成就的。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旬②。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③,二名大势至④,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这是说极乐菩萨身光微妙)
   阿难!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声闻众,他们的身光一寻,菩萨的光明则能照百由旬。有两位大菩萨最为大众所尊敬。阿难问佛:“这两位大菩萨是什么名号?”佛说:“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这两位大菩萨现在娑婆世界帮助众生修菩萨行,为众生作大利乐,以便命终转生极乐,一生成佛。”
附记:观音与势至二大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的二胁士,亦即两位在佛左右帮助佛教化众生的人。此两位大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极有缘,故常在此世界度众生。观世音菩萨说:“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他还教我们怎样念佛,他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还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众生的心,忆着佛和念着佛,现在和将来,一定可以见到佛,离佛已经不远了,其间用不着假借其他的方法来作帮助,一句佛号念到底,自自然然的便能得大智慧,心开意解,见性成佛!他所说的都是念佛的诀窍,依之而行,决定往生。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
(这是说极乐菩萨身相具足)
   佛告诉阿难: 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全都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附记:《大智度论》、《观佛三昧海经》及《法界次第》等,皆列出三十二相,但其名称略有不同。极乐众生皆具三十二相,此乃48愿中第21“三十二相愿”的功德所成就的。

智慧成满⑤,深入诸法,究畅要妙⑥,神通无碍,诸根明利⑦。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这是说极乐菩萨智慧超胜)
   而且个个圆满成就高超殊胜的智慧,能深入了解佛所说之一切法,和究竟畅通佛所说之法的精华妙义。并能以清净明利的六根,应现种种无碍的神通。若是钝根的人,成就音响和柔顺二忍,利根的人,则成就不可计数之无生法忍,亦即于不可计数的情与无情诸法,一一得其无生法忍。
附记1:情与无情(即有情识的众生和无情识的植物、矿物)皆非有而有,真空妙有,知其事实真相,就是经中所说的“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附记2:极乐众生之所以个个成就殊胜超特的智慧和神通,此为弥陀本愿中第5“宿命智通愿”,第6“天眼智通愿”,第7“天耳智通愿”,第8“他心智通愿”,第9“神境智通愿”,第10“速得漏尽通愿”,第25“说一切智愿”,第29“得辩才智愿”,第30“智辩无穷愿”,第34“闻名得忍愿”和第48“得三法忍愿”等诸愿功德所成就的。
◎注释
①一寻 古代的长度名,八尺称“一寻”。就是两手平伸的宽度。
②由旬 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③观世音 简称观音,菩萨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人称念他的名号,或痛苦的声音而去垂救,故名。
④大势至 菩萨名,为西方三圣之一。观无量寿经说:“以智能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⑤成满 成就圆满。
⑥究畅要妙 究竟畅通它的精华要义。
⑦诸根明利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明利”是明察而锐利。
⑧钝根 根性愚钝的人。
⑨利根 根性锐利的人。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①,除生他方五浊恶世②,示现同彼③,如我国也
   (这是说极乐菩萨永离恶趣)
   又极乐世界的菩萨,一直到他们成佛,永远不会再受三恶趣之痛苦。他们已具足一切神通,又知道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所以时常分身到十方世界去,广度众生。不过,另有一类的菩萨,他们发愿不住极乐,要住在他方五浊恶世中度众生,他们的化身虽示现同五浊众生之身形,有生有死,可是已没有真实的恶趣苦受,也没有隔阴之迷,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宿命。
附记:娑婆众生,起心动念,不离贪瞋痴,而贪是饿鬼的因,瞋是地狱的因,痴是畜生的因,因此,我们每天都种下不少畜生、饿鬼、地狱之因。有因必有果,将来随业受报,一堕落三恶道,万劫不复矣,太可怕了!所以我们在这一生,一定要修念佛法门,做好深信、切愿、念佛的功夫,临终佛来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便永远不会再堕落于三恶趣,这种绝大利益,还有什么比它更好呢?极乐众生能够永离三恶趣,这是弥陀本愿中第2“不更恶趣愿”的功德所成就的。

注释
①常识宿命 时常识得宿命之事。
②五浊恶世 充满五浊的丑恶世界,即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瞋、痴等烦恼;三、众生浊,指从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③示现同彼 是说极乐世界的菩萨到他方世界去度众生时,要示现跟他方世界的人一样。


{返回 陈义孝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五 供佛叹德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三 弥陀授记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九 同归一乘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一、一个简单的念佛仪式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六 叮咛劝修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一 积功累德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五 供佛叹德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四 受用具足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往生极乐的三种福业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六 弥陀说法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释经题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七 圣众无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科学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将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重要还是佛教重要?[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唯识真伪对照(守培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201.皈依供众名刹僧 Accepting a collective offering made b..[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菩萨能讲出家人的过失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Appendix[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问53:禅修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就各阶内观智?[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诵戒的意义?[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冻结[栏目:万行法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