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心的追随者(非山)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9

佛心的追随者

非山

  阿底峡尊者时常强调要相信因果业报。当一个人相信名利、权力、手段比较三宝还要深刻的时候,佛法不能进入他的内心。因此,皈依不足以化度他;也不足以感动他行持佛法。菩提心只是为他使用的学持善行,否则任你横机关算尽,所有发自恶心的说话、行为都是日后受报的因。
  尊者苦口婆心的劝告众生要抑恶为善。跟着真诚地皈依之後,若能深信三宝,便会依照佛陀的教法行持,而菩提心的彰显便是佛法踏实的履践。所以尊者有“业果者”“三皈依者”“菩提心者”的别名。
  佛陀初转*轮时宣说四圣谛,当中就是说到因果的道理。二转*轮时教导以深观空性、无我和诸法宝相来证悟菩提,而这个深观是以慈悲心和菩提心为基础而展开的。佛陀三转*轮开示密乘教法。
  密乘是疾速圆满福慧资粮的法门,必须先承事师长,令师欢喜,求得灌顶和随许之後才能修习。阿底峡当时可能已知有些人会说佛法是释尊传下来的,任何人都能修习,不须师承,有缘者自可得道。尊者强调因果业报,在这里可看到它的深意。
  阿底峡尊者为求法远赴金洲(即今苏门答腊),为了救度西藏地区信众,纵然自知减寿都毅然前往,可见他追随著释尊的教法和心怀。不过在他圆寂之后,西藏地区就百花齐放,派别兴起,同说密法。所以真正能追随佛陀心灵的修行人实在谈何容易,没有完全的奉献心和广大的菩提心,最终也会被自我打败。

摘自《爱慧人》2009年第15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道的修行(济群)
下一篇:世间觉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魏磊)
 佛教的三重社会责任
 十者普皆回向(圣一)
 看破与看不破(孙昌建)
 参禅要以悟为期(虚云)
 禅与绘画艺术
 工作与学佛
 门里门外(达亮)
 新续高僧传序(杨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喜世界摄受念佛众生[栏目:不动佛·文集]
 修「功」与心「德」[栏目:慧光法师]
 心不健康,身不健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念佛人现生终后皆获大利[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平常应该多多学修佛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七 好坏不是名字定的[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怕母亲耽误往生,劝不做主持如法吗?[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从因地下手,忏悔一切业障[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三)[栏目:宽见法师]
 第三十六则:诵戒威德不思议[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