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025佛法的思维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8
佛法的思维—一              海涛  辑
 
1.佛陀法教的本质是一样的,三乘佛法的本质也是一样的,之所以有分,乃是为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
 
2.三乘之有所不同,乃在于其到达证悟的境界所使用的修行法门不同。
 
3.学习佛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老师。没有老师从旁协助指导,我们很难适当地学到正法。
 
4.修学佛法最好追随某一个清净的传承而修,如此才不致混淆迷惑。除了上师必须对弟子具有慈悲心,弟子对上师要虔敬之外,传承没有其它的传递方法。
 
5.良好传承的条件:上师当然必须具足传承,然后他对弟子必须有慈悲心,以及传法的意愿,弟子则要为师所感召、有归属感、具足虔敬。
 
6.经由听闻法教和禅修,我们的修行便渐趋稳固,直至终于进入观的阶段,这是学习如何将心自然安住。
 
7.修行的目的,便是要引导每个人去了解并证悟他们的内在自性,而非加入什么新的或额外的东西。
 
8.为了了悟原本具足的自性,我们必须借着听闻法教、思惟所学、实际禅修方能开悟。这种特质与我们不曾稍离,我们不须向外觅求任何新的东西。
 
9.为了了悟自心明性的智慧,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消除无始劫来所积的业障,业障消除后,自可达到了悟自心明性的智慧之果。
 
10.自心本性很难与其本身的障碍分开,因为它们就是这样连结一起,好似不曾分离过。
 
11.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每一种现象,其究竟其实只是心灵的虚幻投射而已。
 
12.我们的意识可以比诸天空,它或许暂时会被云霾所遮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或心灵也可能暂时会被「幻想的自我」所遮蔽。
 
佛法的思维—二              海涛  辑
 
1.人人本来具足清净的本性。这个「真实」现在就存在于我们自己,它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实相」极为单纯,心灵单纯才能够接触到真实。
 
2.禅坐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知性的限制,而将心灵安住于自然境界。
 
3.「不明了」、「无知」本身就是痛苦,或者我们可以说,它就是痛苦的原因。
 
4.只知道照顾自己的身体,却从不照顾自己的心灵。这个不平衡的结果就是:苦闷。
 
5.如果我们无法在此生证悟解脱,我们也不用沮丧失望,因为丧志对我们并没有帮助。
 
6.精进是正面的,丧志是负面的,所以即使我们无法勤勉精进,也要试着不要丧志。
 
7.如果不能够接受自己的短处,就会变得对自己不满意,这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佛性也不满意。
 
8.如果我们现在的境遇不错,但在知晓了过去生的一切之后,也便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了,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由于过去世所做的一些善业而来。
 
9.当我们贫穷生病或遭遇不幸时,我们也别心生怨恨,这是我们应得的,因为我们在过去世中必定造作了恶业,给他人制造了麻烦,所以有此果报。
 
10.如果生命中有所缺陷,我们应该要坦然接受。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放弃勤勉精进,我们应该持续地精进、持续地容受自己的缺点。
 
11.一方面感激我们的恶业,一方面感激我们的善业;感激我们的成就,同时感激我们的缺陷。接受生命之中所发生的一切,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位快乐的佛教徒。
 
12.一切的问题与痛苦皆因恶行、恶语以及不良动机、不良发心而来的。
 
佛法的思维—三              海涛  辑
 
1.成佛的基础在于我们本具的佛性,而其所赖的则是珍贵的人身。
 
2.佛在经典中说:「你看到一些金的东西,不能说它就是金子。你应先检查它是否是金子。」我们不应依靠人,而是依靠那人所说的佛理,此即依法(实相)不依人。
 
3.「无知就是痛苦」这是文殊师利菩萨有关智慧最重要的教授。
 
4.现在我们的智慧微薄,但无明却很炽盛。
 
5.没有出离心的人学佛法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好象一个犯人了解监狱是一个不好的地方,他唯一的希望便是离开它。我们如果知道轮回的痛苦,自然会想离开轮回的监狱,而且一点执着也不会有。
 
6.了解别人的痛苦,体会别人的痛苦,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只知道还不够,应该进而去尊重别人痛苦。
 
7.慈悲与智慧是没有分别的,这也就是菩提心的真义。
 
8.试着去感受对一切生灵充满之慈心,与几近不忍之悲心,是圆满诸佛菩萨大愿的最佳方式。
 
9.菩萨道修持的精要所在,是超越我们对自己的执着,并完全奉献自己服务他人。
 
10.一个人是否具足菩提心,也就是菩萨的愿心,决定了一个人所修的法是否为大乘法。
 
11.皈依的根本乃在于虔诚与慈悲——对佛、法、僧三宝充满虔信,并以慈悲祈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痛苦。
 
12.对众生慈悲,乃是一种希望能带领一切众生由轮回苦海之各种问题和痛苦中解脱的愿力。
 
13.培养慈悲和勇气,是成为一位菩萨的准备和训练。
 
14.若菩萨生起真正的大悲心,会如实地感觉到:「我一定要为众生解除一切痛苦,纵使必须自己一个人独做,我也毫不犹豫!」当心中生起这种愿望和勇气,就是为菩萨的开始。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24佛法修行精要
下一篇:07-026修行叮咛语
 07-096读诵大乘经典功德辑要
 07-031戒闻利身.自利利他
 07-125修行随笔
 07-110万法唯心造
 07-050菩萨圆满布施波罗蜜
 07-133布施的功德(附故事)
 07-013精进勇猛力
 07-124修行三胜妙
 07-085生命宝典
 07-015菩萨法性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目犍连(神通第一) 神通敌不过业力[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四[栏目:因明与辩经]
 请问您如果现在没有上师指导,是否可以自己找相关的知识修习?在学习和择业上可否得到您的建议?[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