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015菩萨法性印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0
菩萨法性印—一            海涛  辑
 
1.菩萨摩诃萨复有四事胜于声闻、辟支佛等:一者、根胜,二者、行胜,三、方便胜,四、得果胜。
一、根胜者,菩萨摩诃萨本性猛利,缘觉性中,声闻性钝,是名根胜。
二、行胜者,声闻、缘觉为自度故修集善法,菩萨之人不自为己,但为众生修集善法,施众安乐,大悲怜愍,是名行胜。
三、方便胜者,声闻、缘觉唯能了知阴、界、诸入,不能了知十二因缘及处、非处,菩萨方便则能善知一切诸法,是名方便胜。
四、得果胜者,声闻自得声闻菩提,缘觉自得缘觉菩提,菩萨自得菩萨菩提,是名果胜。
 
2.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是印故一切众生则得识知此是菩萨。何等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3.以何义故,檀波罗蜜名菩萨性印?
一、菩萨摩诃萨本性能得如是舍心,于诸财物若多、若少,心不贪着。
二、欲施、施时及行施已,悉生欢喜;随所施物,若多、若少,心无疑悔。若少施时,亦无羞愧;若无财时,常赞叹施。
三、见有悭者,能破其心;见行施者,心生欣庆,欢喜踊跃,如见父母。
四、见来求者,深自庆幸。若无财物,应以身业供给长老、父母、诸师。
五、应以喜语、软语、法语、实语、正语,除破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若有人问,犹不说人长短过失,况于无问而自说耶!
六、若有众生怖畏王、贼、水、火之难,能为救解,知恩、念恩,受恩能报。
七、受他寄付,不令他疑;若是重宝,心不贪着。于己物中心无吝惜,能食、能衣惠施于人。
八、能调欲心、耽湎之心、调戏等心、贪伎乐心,修集惭愧,虽获大宝不生贪喜。是名檀波罗蜜菩萨性印。
 
菩萨法性印—二            海涛  辑
 
1.云何尸波罗蜜菩萨性印?
一、菩萨摩诃萨身、口、意业性自净软,于众生中不起恶心、恚害之心。
二、若因客尘诸烦恼等造作众罪,作已心悔,深生惭愧,发露忏悔,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作一子想,终不以手若杖、若石加于一切。
三、心常求觅真善知识,志乐供养父母、师长、耆旧、宿德,破坏憍慢,先意问讯,知恩、念恩。
四、若有乞者,软语慰喻,不以幻术诳惑众生,终不乐以非法活命。常喜修集一切功德,教诸众生广修福业。
五、见诸众生所受诸苦——断其命根、打缚闭系、饥渴寒热——,菩萨尔时观彼受苦如己无异。
六、护持佛戒,乃至轻微尚不故毁,况余重者!能以十善教化一切,不乐见闻诸恶众生斗诤、骂詈。
七、所有三业常为众生,终不自为。若有众生具戒、忍、慧,乐与同行,得柔软心、无有害心、无不忍心。
八、心常敬重所有诸戒,不诳众生,无有两舌及无义语。虽无问者尚赞人善,况有问者而当不说!尊重宗敬,正实之语。是名尸波罗蜜菩萨性印。
 
2.云何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
一、云何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若有来打我是身者,我则不应加恶报之。何以故?我身非身。所谓身者,名为真实。
二、真实之身则不可打,而我此身是和合身。和合身者,所谓不净。于和合中少分见打,多无所损。
三、多无所损,何故不喜?瞋者,少分有瞋,多分不瞋。多不瞋故,云何名瞋?
 四、若和合打和合受者,谁打、谁受,譬如二物,相触出声。 若我瞋者,应当自瞋。何以故?以业缘故而得此身,以是身故受是楚毒。

菩萨法性印—三            海涛  辑

五、譬如有的,箭则着之。我若增长是瞋心者,则不能观善、恶等法。若不能观善、恶法者,必定当堕三恶道中。以是义故,若打、若骂,不应于他生瞋恨心。如是观已,是名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
六、复次若见有打骂者,应于是人生一子想,心无怨恨。是名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
 
3.云何毗梨耶波罗蜜菩萨性印?
一、菩萨摩诃萨勤修精进,晨起夜寐,不乐眠卧,终不观于寒热、饥渴、恐怖、欢喜。
二、凡所造作若是世事及出世事,要令究竟,终不中废。事若未果,终不中悔。
三、虽得他人恭敬、供养,于己所修不休不息。
四、于自己身不起轻心,言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虽见世间难为之事,终不退缩。是名毗梨耶波罗蜜菩萨性印。
 
4.云何禅波罗蜜菩萨性印?
一、菩萨摩诃萨至心乐观诸法实义,乐住寂静及无人处,乐离恶人,增长善法。见乐静者,欢喜、恭敬。
二、虽有烦恼,本性轻微,所有善心终不为于诸恶觉、观之所破坏。
三、修集慈心,视怨如子。
四、若见众生受大苦恼,生于悲心,随其己力而为除断,愿诸众生悉令安隐。身设受苦,不生忧恼。
五、若失身命及以财物,若系、若缚、若打、若摈,能自晓喻,不失正念,生于忧苦。
六、专心听法,书写、受持、读诵、解说,若他忘失,能为诲示。
七、以如是等至心因缘,于后世中不忘法界。是名禅波罗蜜菩萨性印。
 
菩萨法性印—四            海涛  辑
 
1.云何般若波罗蜜菩萨性印?
一、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世间之事,知诸方术及诸众生所有言说。
二、虽知此事心不迷谬亦不放逸,不为外道之所诳惑,不随邪见所说义理。是名般若波罗蜜菩萨性印。
 
2.菩萨性者不可思议,成就具足诸功德事,清净真实,具足净法,是故名上,亦名不动,亦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印。
 
3.菩萨摩诃萨若不睹见恶法过患,则不得修一切善法。
 
4.菩萨摩诃萨修上善时,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三恶道,犹故胜于恶道众生。何以故?菩萨性故。
 
5.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恶道者,能速破坏,疾得出离。如其不出,不同恶道,受于重苦。
 
6.若受苦时,于诸众生犹生大悲,以性因缘故得悲心。是故菩萨胜于一切三恶众生。
 
7.菩萨摩诃萨以四烦恼因缘故破坏净法。何等为四?
一、利重常恒。
二、以是二结(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亲近恶友。
三、若于师所、王主、怨贼而生怖惧,故失善心,起于烦恼。
四、为身命故,作诸恶法。以是四法虽有菩萨摩诃萨性,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复有四事,虽有菩萨摩诃萨性,亦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四?
一、不值善友、佛及菩萨不谬说义者。
二、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错谬解义,不学菩萨所有禁戒。
三、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随顺解义,不能学持菩萨禁戒。
四、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随顺解义,学菩萨戒,善根未熟,未得具足庄严菩提。是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菩萨虽有菩萨之性,若不具足如是四事,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复具足如是四事,无菩萨性而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          (以上讲义整理自《菩萨善戒经》)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14菩萨十大愿与六大誓
下一篇:07-016菩萨的报恩与发心
 07-016菩萨的报恩与发心
 07-072修行叮咛语
 07-091修行摘要
 07-121忍辱之道
 07-106修行当明辨善恶知识
 07-139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
 07-048忍辱大慈心
 07-067人生的目的与责任
 07-066学佛的次第
 07-107格言别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九章 瑜伽‧中观之对抗与合流[栏目:印顺法师]
 两位圣者的辨论[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寻找幸福的人间世[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法法从缘起[栏目:体方法师]
 无念[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漫谈佛教人才建设(学诚法师)[栏目:佛教与教育]
 为什么加害菩萨还会种下安乐、解脱的因缘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让禅修成为你人生的习惯[栏目:贤崇法师]
 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2 四双八辈[栏目:法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