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本性 学佛无益
焦红卫
爱好禅的人都知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是禅宗五祖知六祖悟得本性之后,对六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当时在五祖门下的上座、教授师神秀也作了偈。五祖对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大珠禅师对不识本心之修行的人曰:“将心修行,喻若滑泥洗垢”。一般禅宗大德对未见性之人的修行称作“盲修瞎练”。又曰:“见性人修一日,等于凡人修一劫”,即以日劫相对。如上种种,足以说明明心见性之重要,对于一个禅者,乃至对于一个修行佛法之人是重要之事,也是唯一之事。对此不可有丝毫之忽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如果不甘长劫轮回,迷惑颠倒,那就要赶紧下一番功夫,来识心达本。
如何才能识心见性?今将我个人的体悟汇报于同修,以报佛及众生之恩。初修的人往往磨拳擦掌,拼劲十足,为了见性要硬拼一场,需知见性不是靠自己的主观意识硬拼出来的,需要用功得当,用力得当,如若不然,永劫不成。我们需要净下心来,读读《金刚经》、《六祖坛经》和《心经》,不一定要再看更多的佛经。这几本就可以,看多了可能成障。因为这经典是航海的灯塔,是显发我们般若之智的指南。在读的过程中,对经的内容不太理解没关系,不要着急,少用分别心去思考,你就只管净心去读,读出音来最好。因为音声可促我们悟解,读的越熟越好,像小学生读乘法口快一样,脱口而出,不需用心。每当读过之后,你就保持那种清净的心态。过一段时间,脑子里杂念多了,你就再读。这样反复下去,读上百遍、千遍、万遍、一年、二年、三年。不一定一本经书都从头读到尾,你可选读最精彩的章句。比如《金刚经》的“无我、人、众生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起心”,或《坛经》的“般若品”“坐禅品”等,你觉得那一段和你相应,你就读那一段,修行的姿式不限,行、住、坐、卧都可,因为禅只重心态,不~定要一盘腿,定上三五天才算功夫,著空、著静都不是禅,有神通也不一定是禅。因为它多在能、所里面,而禅是离能、所的,是不二法。这一点,初学者不可不知,不可错路。是漏尽通,另当别论。
禅出自人们的生活,不离人们的生活,应在生活当中来修。如果一个人封闭起来修,不一定能修成禅。仍以故?环境的清静与杂乱与禅无关。但是一个人在生活当中,要不断的去掉自己的分别心、执着心。这于禅有直接的关系,也是我们修行的着力点所在。因为我们之所以迷惑、颠倒,本有的自性之所以不能现显,之所以烦恼,而不得解脱,而活得很累,就在于我们的分别心和执着心。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用这种心,早晨一起床,就想来点好吃的,在吃上分别,到单位上班,所见、所闻、所遇种种事物,是好,是坏,是善,是恶,都牵动着我们的思维。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一直到晚还打妄想,总在相对的人、我、是、非里面,这就偏离了禅。何以故?我们的自性,非善,非恶,非人,非我故。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所谓“不二法”是也。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的来淡化我们的分别心及执着心,不去向外求,那么我们的本心就会显露。这里同修不要误解,不分别善恶,不等于不知善恶;不执着好坏,不等于是非混同;不分别善恶好坏,是为了发起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之真心;不用执着心是为了开发我们“一真一切真”的大智慧,而非世智辩聪。随着不断地行持,我们自然体会到这一点。
禅之所以称为一剩佛法,称顿法。之所以高于渐法,就在于“唯论见性”而不论“六度万行”。那么,就我们凡夫而言,“理需顿悟,事需渐除”。就是说,我们本有的佛性需要我们去顿悟,顿悟之后悟得了真心,我们对事物的分别心、执着心、追求心等需要渐渐的努力消除。六祖讲“用自性般若智,除去虚妄的思想心是也”。这即是“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之理矣。古人讲:“宁可千日不修,不可一日错路。”即此意也。
我们修行人有一良好的环境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保持一个清净的心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周围的一切要能放下,《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日常事物都是梦幻泡影,那就比较容易放下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所做所为都是些有为法,那么我们也就比较容易接近无为法了。实际上,也只有无为法才能了生脱死,我们也就容易接近于“事来无受,一切处无心”的境界了。
《传心法要》的黄檗断际禅师留给我一个“宝”。此定是“法即是心,心处无法;心即是法,法外无心”。当我读到此句时,心中豁然出偈曰:“走起路来左右摇,见了熟人打招呼。”诸佛、菩萨及历代宗师大德留给了我们无量的宝,我们应得受用才是。否则,可惜啊!断际禅师讲:“法本不生,今亦不灭;不起二见,不厌不忻;一切万法,唯是一心。”悟!
摘自《宁波佛教》199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