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研究 第六章 识有四分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4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六章 识有四分

 这唯识哲学所说的,不仅是在觉了以后认识一切事理的本质,除识以外无他物。即使在凡夫的思想作为上也仅是自己识的了别,与一切事理的本质毫不相干。为了解释识的了别作用究竟如何?所以要仔细的研究,这研究在唯识哲学的历史上是古今不同的。有说识的作用是单纯的,说是识只有一分。有说识的作用不是单纯而是对偶的,说识有二分。有的说识的作用不是对偶而是复杂的,说识有三分。有的说识的作用,不仅复杂且是重迭的,说识有四分。

 ㈠说识只一分的说:识只有「自证分」。即是说识的了别作用不是对待的。眼也未见色,耳也没听声。所有我们所得到的颜色声音与实际的颜色声音毫不相干。这不过是自己识上一种证明认为外界有这一种情况就是了。立这种学说的是安慧菩萨,南印度人,生在佛灭度后一千年。

 ㈡说识有二分的说:

但说唯有「自证分」不足以表明识的作用。识的功能有两种:

①相分:相是相状,便是随着外界事物的本体在自己识的相分的功 能上发生相似的相状。

②见分;见是见解,便是用见分来证验,自己识的相分的一切功能。

 所以说人的一切知觉都是自己识上见分对相分的了别,与事理本体毫不相干;这便是唯识。立这一种学说的是难陀论师。

 ㈢说识有三分的说:

第一说是只就识的本体说;第二说是就识的作用说。都是偏的。识实在应当有三分:

①「相分」:这相分譬如「布」。

②「见分」:这见分譬如「尺」。

③「自证分」:这自证分便是量得的结果——「布有若干尺」。

 立这一种学说的是陈那菩萨,是南印度人,生在佛灭度后一千一百年。

 ㈣说识有四分的说:

这以上的三种学说都不完备。有了「布」、「尺」,但是一定还要有一个用尺的人。所以说识有四分:

①「相分」:便是镜子里的影像。

②「见分」:便是镜子的光明,其作用是对相分的。

③「自证分」:譬如镜子,其作用是对见分的。

④「证自证分」:便是镜子的弛。①,有了弛然后这镜子才能东西南北随意所照。其作用是对自证分的。

 立这一种学说的是护法菩萨,生在佛灭度后一千年的时候。

 【注 释】。

①弛:大约是镜的架子。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下一篇:唯识研究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八宗概要 第六章 真言宗
 文学家如何能得应有之佛教常识
 成唯识宝生论略注
 漫谈汉族僧服
 中国佛教史
 八宗概要 第四章 贤首宗
 唯识研究 第三章 心法与心所有法的关系
 法相五经之研究法
 佛教常识--盂兰盆会
 唯识研究 第十四章 唯识学的宇宙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法初阶训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教徒究竟是应该和社会接触,还是不接触?[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印光大师法要 参、劝信愿专称[栏目:智随法师]
 金刚萨埵法会开示[栏目:四龙吞珠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不能不取舍因果[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无门直指 第十七节 不可错认[栏目:程叔彪居士]
 自我成长 - 睡前放空自己[栏目:方外看红尘]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第八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随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