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念之间
 
{返回 邹相美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7

一念之间

◎邹相

不久前,我与一位老同学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在一个问题上,我们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时间,我们闹得不可开交,相互间也不再联系。就连我们各自的妻子之间,也不再来往,一下子成了“仇人”,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阵势。就当我闷闷不乐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初中时,我因意外导致右手手腕处骨折,当时洗脸、吃饭都是用左手,大家都笑我是“左撇子”。而最不方便的就是去食堂买饭,一是怕人笑话我缠着石膏与绷带,二是学生多、不好排队买饭。就在我极度难受的时候,那位同学主动给我买饭,坚持了整整一星期。想到那件事情,我立即抓起了电话,给他道歉,没想到他竟然哭了,说本来就不想和我闹僵……就这样,一念之间,我们的友情又恢复如初。

实际上,在生活中、工作中、情感中,很多时候,事情的转折就在一念之间。正如佛教里面提到的,“一念生,一念死”。

选择与放弃就在一念之间。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因工作不如意,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随后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开。一个人回到公司就辞职了,选择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则仍然留在公司。十年后,回家种田的借助于科学的种植方法,越做越强,成了农业专家。留在公司的则忍着气、不断拼搏,最终也做到了经理的职位,但他看起来苍老了很多。一天,两个人又碰到一起。“奇怪,师父给我们‘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何必死守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一边说着,一边问那位经理,“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说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就是说不过是混一碗饭吃,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仍然闭着眼睛,半晌,又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因为一念之间,对“不过一碗饭”的理解不同,那位农业专家放弃了当时的工作,另辟蹊径;而那位经理则选择了坚持工作,忍辱负重,最终成为公司的负责人。

快乐与烦恼就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心灵负重通常是我们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所造成的。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议,我们的情绪随时可能有波动;因为太在意领导的赞赏与表扬,我们常常把自己的马力开到最大,身心俱疲;因为太在意同事之间微妙的关系,我们常常丢掉了自己的主见而“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因为太在意爱人一时的喜怒哀乐,我们经常顾影自怜、心潮起伏……这一切都是烦恼的根源。如果我们能把这一切看作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涟漪,就不会徒生诸多烦恼,而欢喜心也就随之而来了。

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我们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很多时候,却不能控制住内心的贪、嗔、痴。看看那些杀人凶手,还有那些肇事者,绝大多数都因心中的贪念与嗔念难以把控,而滋生出激愤与凶残的念头。我曾看过这么一则故事:一位杀人凶手在逃跑的过程中,看到一位小孩子正盯着他手中的匕首,便恶向胆边生,准备把那小孩也杀掉。正当他举起手中的利刃时,那小孩儿尖叫着说:“叔叔,您的手都流那么多血了,咋不去医院看看呢?”忽然,那凶手放下了手中的匕首,抚摸着孩子的头说:“谢谢你,叔叔这就去医院。”就在一念之间,杀人凶手找到了自己内心善良的一面,也减少了自己的罪孽。

爱与恨就在一念之间。近年来,歌手李玉刚的歌曲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他在《新贵妃醉酒》中唱道:“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诚然,爱恨就在一瞬间,这个“一瞬间”就是一念之间。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的感觉,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好恶标准,包括恋爱、择偶,都源于自己原有的衡量尺度。如果我们想成全一桩婚事,就不必苛求对方的长相、家庭背景等,只要在一起能和得来,能为组建的家庭奋斗努力,就行了。又如,夫妻之间争吵、拌嘴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以此为由,作为衡量双方之间爱与不爱的标准。只要把心念转变过来,就不会轻易地由爱生恨了。其实,爱与恨就在一念之间。

包括我们的心情,同样在一念之间。有些事情发生了,你觉得是一件坏事,但若你能想到它的积极方面,就不会觉得是多坏的事情,心情也会好起来。在人生中,我们会经历很多坎坷与曲折,有些人觉得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心情糟糕透顶。但有些人则觉得,这是助力于自己成长、发展的“催化剂”,是历练自己、成就自己的必备路径。如此一想,心情也就释然了。

“一念之间”亦是佛教用语,与禅宗中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想,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们,好与坏、善与恶、喜与悲、爱与恨,不过都在一念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念悲心转起,即入菩萨乘中”,所以我们要照顾自心、善护念,把心念向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引导,则一切障碍与烦恼,皆能悉数消除。

(邹相,2011-5-20于郑州,刊载于《雷音》2011年第4期)


{返回 邹相美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是莲花开
下一篇: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们从佛教学到什么?
 过程也是美丽的
 烦恼即菩提
 父母的十大恩德
 宽容的五种殊胜之处
 生命的最后一天
 讨饭的母亲
 禅心我心,禅意我意
 放下得快乐
 法门龙象:德山宣鉴禅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悟的条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安居第五十六日(三):孰可取孰不可取?[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从内心寻找苦乐源头 五、苦乐皆由自心生·心开智显三宝恩[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栏目:太虚法师]
 毗婆舍那禅修法[栏目:马哈希法师]
 中部45经 法的受持小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弘一法师弘律因缘探究(温金玉)[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杂宝藏经白话 不孝子受苦报缘第百十[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栏目:星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