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境随心转(清凉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7

境随心转

◎清凉月 
 
 记得有一句流行语:“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是啊,一个人的心境的大小和高低往往就决定了他的生活和命运。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触犯了天规,被大神处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若。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处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命。虽然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之后,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而且他还这样安慰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最终,大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齐弗能把命运转换成使命的方式,就是境随心转的实证。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若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则是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因为,使命的含义要超过神话中的内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谋求出路,还要在感受到失败的痛苦中,去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著名的无德禅师曾作有一首《修禅总摄》,诗偈云:“安禅心寂静,不被世魔牵。入圣超凡境,人间出世间。”从诗偈中,可以看出禅家认为:一个人最可宝贵的,便是他在这变幻的世界中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明净的心,万变不离其宗。依此来说,在当下的世俗生活中,拥有一份宁静致远的闲适意境,便是我们要固守的心灵家园了。春天有残红,夏日有晚照,花自会开落,燕子还会归去来。不管外境如何的转,你只要一颗心恒定不变,就不会受其影响而充满烦恼,如果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人就会达到超凡脱俗、至善至美的境界。
 
 禅宗中,有一个叫白隐的禅师,一天他遇到一位将军,将军向他请教说:“真有地狱和天堂吗?”“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反问。答曰:“我是一名将军。”“你是一名将军?”禅师大声道,“像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做将军!看你的那张脸就像一个讨饭的乞丐!”“你说什么!”将军热血上涌,伸手要拔腰间的宝剑,对于这样的讥嘲他怎么会受得了呢!禅师却依然火上浇油:“怎么,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根本砍不下我的脑袋。”将军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哐”地一声拔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此刻,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武士说道:“这就是地狱!”将军听到此话,在一瞬间恢复了理智,他觉察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禅师鞠躬道歉。此时白隐禅师面带微笑,告诉武士:“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心随境转,当下就是地狱,而境随心转,天堂就在现前。由这个禅宗公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心若整天沉浸在凄忧愁苦中,那么你的人生也就会苦恼无边;而若你的心充满欢欣和闲适,则你的人生也会处处是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这个境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你的心是否安稳,当外境来临时,是以心转境还是心被境转。
 
 古德有语:“逃境安心,无有是处。”逃离眼前境界再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静心、安心,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安心呢?就是用返照自心的方法,知道妄想心就是自己的本心、真如心、菩提心。妄念现前了,怎么办呢?不理它、不随它就好了。但是,如何做到“心静如止水”?要知道水与波浪是一体的,如果把所有的波浪都除掉,哪里还有水?把妄念除掉再去找个寂静的心水,就如同把所有的波浪消除而去找平静的水,终究是找不到的。所以,境界风来了,不理它、心念不动,静下心来面对它,一方面不随境界风转,另一方面心保持平静,任它来去,渐渐地烦恼波浪就止息了。如果起个心念去理它,想灭掉它,就形成了对立的两边,念头一动,心水又掀起波浪,一波接着一波,就像拍皮球一样,愈用力拍,皮球就弹得愈高;不拍,皮球就会慢慢停止下来。同样的道理,心念不动,烦恼波浪化成水,烦恼心转为菩提心,心水就平静了。只要不起妄念,保持当下这个觉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而禅机妙语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推崇,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帮助人们恢复本性,教会人们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难题。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觉得自己悟得的一种境界很好,于是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然后送过去给佛印看。佛印看完之后,马上在信上写了一个“屁”字,之后把它送回去了。转回头再说苏东坡,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心里期待的是什么?他想要佛印称赞他,看他悟得境界多么好!谁知道等到的结果就是一个“屁”字,他马上火冒三丈,气冲冲地去找佛印理论。结果佛印连门都没开,只在门口写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是啊,你苏东坡不是说自己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人家写了一个“屁”字就把你的境界统统破掉了?所以苏东坡一看很惭愧,赶快回去了。在这里,所谓的外境就是这个“屁”字,若是苏东坡不为所恼,一笑了然,就是境随心转,以心转境,但可惜的是,他文学素养虽高,却还是心被境转,起心动念处,被世间的习气牵着鼻子去过江。所以说要让身心安定自在,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使自己的心时时作主。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这可以从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养成,在动静闲忙时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主的心始终存在,如此才能坦然自在地面对一切境界。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中写道:“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七月流火,三伏之内,悟空上人,披一件僧衣,关门静坐参禅入定,这是何等的超脱?外面喧嚣的世界,似火的骄阳,人世的纷杂都被关之门外,这又是何等的清凉境界?整首诗虽然语句朴实,但读起来却是禅意盎然,恰如在炎炎烈日下,静饮一杯凉茶,顿觉心静神安。只要主观上有一颗心静自然凉的心,灭却心头的种种杂念,就会心静如水,而那外界的、客观的季节冷热又何妨呢!

摘自《禅露》2010年夏之卷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继平)
下一篇:春天的禅定(张筱)
 圣者不可剥夺的财产(班迪达尊者)
 漫谈莲花(洁莲)
 在中国显化之地藏(心然)
 幸福的宝藏(智愿)
 往生没有病苦是大福报
 关于佛性的朴素认识(无庄)
 护生能长命(果真)
 寒山寺碑刻知多少(朗修)
 慈济大爱志业
 法的显著特点(达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印顺导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栏目:智敏上师]
 佛法与你 第二课 什么不是佛教[栏目:达摩难陀长老]
 放下万缘,那家庭问题怎么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