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的洒脱(白云禅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3

法的洒脱

白云禅师  

    业,是众生的生缘;众生不同的生命现象,是由于不同的业力所感;所以说,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际遇,无论是好或是不好,都是缘于业感而展现的酬报现象。
    学佛的人知道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问题,于是便从佛陀的道理和方法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一旦找到了,随即信心十足,一股道的热忱像激起的海浪,汹涌澎湃。
    可是,道的热忱止于业的认识、业的清净;一味地,但求如何转业成道,如何弘扬所得,如何普度众生。从来不曾走向增益至上的境,也就是:
    “法的洒脱”!
    如何是法的洒脱呢?
    于业,不是畏惧,不是不在乎;而是如何去清净它,既不否定,更非无可奈何!
    于道,依于佛法,正信正行,从知解而实证,正勤精进之。
    于法,不是误会,没有细微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法的执著。
    宗下强调:
      “无相,无住,无念。”
    其实,法的洒脱,就是面对业的存在,予以认识,进而了解,于中有所发现;然后,使之突破,达到转业成道的目标。唯独,洒脱是整体的,不是自我的,包括了人我的洒脱;换句话说,就是:
    看破,放下,于己于人,悉皆做到自在!

摘自《老禅师的话》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吸烟之毒害(姜胜芝)
下一篇:无念无得生清净心(陈一阳)
 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明尧)
 静心斋(达亮)
 弘扬佛法是僧人永恒的使命(静波)
 明发菩提心(道绰)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李富华)
 普劝敬惜字纸 及尊敬经书说(印光大师)
 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陈明晖)
 宽恕也是爱(安小悦)
 慧思末法思想之研究(宋道发)
 平等的智慧(证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城市随想[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由于自己发心的工作量太大,自己的身心比较疲惫,一旦到自己修行时,就提不起心力,影响了自己修行的质量,..[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相应12经 摩利亚帕辜那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栏目:衍慈法师]
 梦中梦因果问答 48 是什么业力使我女儿和她的秘书被人带走?...[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一届:在闭营式上的发言(明契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