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6-040持戒的利益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0

持戒的利益—一            海涛  辑

1.如果只有布施而无持戒,则不能获得清净之人天身,此为不持戒之过失。《入中论》云:「若人折断戒律足,纵能布施享受用,终亦堕落恶趣中。」

2.若不持戒则不能与正法相遇。《持戒经》云:「人若不具眼,不能见色相,人若不持戒,不能见佛法。」

3.一个人若不持守戒律,将很难解脱三界轮回。《持戒经》云:「人若无足,何能行路?人若无戒,何能解脱?」

4.如果能够持守戒律,则必能获得圆满之人天身。《圣般若摄颂》云:「人若持净戒,永离诸恶趣,亦舍八无暇,常获暇满身。」

5.人若持守戒律,就等于是他已经培养了一大片「无边善乐的沃土」。《试王颂》云:「戒律如大地,所有动植物,一切诸功能,皆由大地生。」

6.如果能够持守戒律,就像是具有一片肥沃的田地一样,能生长一切功德,《入中论》云:「净戒沃田中,能生诸功德,享用众果实,相继无断时。」

7.如果能持守戒律,则各种三昧皆能生起。《月灯经》云:「速证三昧离烦恼,持守净戒利益也。」

8.若能持守戒律,则各种愿求皆得成办。《父子请问经》云:「若能善持清净戒,一切众愿得成满。」

9.持守戒律才能较容易地成就菩提。《父子请问经》云:「持戒利益有多种,成就菩提非为难。」

10.除了上述等功德外,《持戒经》亦云:「持戒能值佛出世,持戒是最胜庄严,持戒为众乐之本,持戒得世间赞扬。」

11.戒律之体性具有四种功德之相。何者为四?
  一、从他得戒如法正受,
  二、心意清净,
  三、若有违犯速行忏除以成覆戒,
  四、为护戒故,常以至诚思惟戒相而持守之。

持戒的利益—二            海涛  辑

1.菩萨戒是由三种不同的戒律组合而成的:
一、清净戒(或别解脱戒)。
二、摄善法戒(或努力向善之戒)
三、饶益有情戒(或必须行利他之事之戒)。

2.清净戒的目的是要调伏身心,摄善法戒是要促使自己进步,圆满饶益有情戒是要利济和成熟众生。

3.摄善法戒:受了菩萨戒以后,为了成就菩提的缘故而作之种种身口意善行。因此摄善法戒就是菩萨所需行持的各种善法之戒。

4.菩萨所需要行持的善法是指:
一、得了菩萨戒以后,应该一心精进,勤修闻思修各种法行。
二、对上师要恭敬承事,并要勤作各种佛事。
三、于诸病人应侍奉汤药,为作祈祷。
四、常行施舍,赞扬他人之功德。
五、对别人之福德随喜,对讥笑和诽谤要忍受。
六、所作之功德要回向菩提,发趋善愿。
七、常供三宝,励行精进,常行自利,慎不放逸。
八、恒思学处,了达戒相,常护诸根,饮食有节。
九、于初夜及黎明时,不可贪睡,精勤修持诸瑜伽法。
十、于善知识及诸贤士常行亲近,于自谬误常行观察善不除遗。

5.饶益有情戒,有十一项法:
一、众生的痛苦应当努力设法为之解除。
二、众生不知怎样去作时,应该指示他如何去作。
三、在众生的行动中,以参与、感受和承诺等方式来利益他们。
四、保护众生,使他们脱离怖畏。
五、众生的种种忧苦,悉令消除。
六、匮乏资财的众生,令得富饶。
七、善能摄集佛法之眷属。
八、随顺众生之心意,以达成和谐。
九、以自己的殊胜功德,来使众生欢喜。
十、以自己的善德,来斩除恶业之刺。
十一、以神通力之方便,来威摄或诱导众生,使之成熟。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6-039忍辱波罗蜜
下一篇:06-041般若波罗蜜多
 06-072慈忍是最美好的心
 06-052皈依的功德
 06-047生活就是禅修
 06-005永恒的宁静
 06-068《金光明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
 06-069不放逸能圆满一切善法
 06-044世俗谛与胜义谛
 06-026灯供修法与功德利益
 06-032生命究竟的意义
 06-022水供的意义与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弘誓愿讲记[栏目:圣严法师]
 问24 如果在第二阶段时感受不到任何感觉,我应怎么做?[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07-027入悲智之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大觉国师义天的天台思想收容和展开(李起云)[栏目:天台宗文集]
 天台宗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栏目:天台宗文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六节 僧尼的社会活动[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心经》是诸经之心(王惕)[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浪花逐岸 鱼死沙滩[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观果察因[栏目:慧光法师]
 借鉴经验 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尊道)[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