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目录 序
 
{返回 宏印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6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宏印法师

目录

空义与中观、唯识的关系和开展

大小乘解脱观的异同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中观谈空与二谛

唯识谈空与二谛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观空

总结


中国人接受印度的中观般若而开展出天台,中国人接受印度的唯识而开展出华严。华严与天台被称为广大悉备系统,地位是相当高的,可见要了解中国佛学的博大系统,也不能忽略对中观、唯识的研究。换句话说,如果对中观、唯识有好的认识基础,要了解中国天台和华严等思想就比较容易通达。

今天要讲的“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这个题目虽然比较学术性,但它和修行却很有关系。古时候的印度人不论那一宗、那一派、什么法门,都不会为学术而学术,或者为学问而学问,为研究而研究。因为印度的各宗教、各哲学,以及佛教里面的各教派理论都和修行、求解脱有密切关系。直到近代,才开始纯学术的考证。

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一来谈呢?可能我们近代在研究佛学、研究佛法都知道,“空”这个观念,这个道理是最困惑人的了。通常我们将“空义”简称为“空”,但是将“空义”两字连用的也有,像“中论”就出现“空义”这个名词。那么,并非到了大乘才开始谈空,原始佛教时代,小乘的部派时代,直到大乘应运而生的时代,都在谈空,来到中国也是在谈空。曾终看到佛教的杂志上,有一位余老居士在他的文章里人声呼吁:佛教下要再谈空啦!谈空会导致人家的误会,总觉得佛教是消极的、厌世的、否定的,空已经谈得太多啦!应该尽量谈有,尤其是“真空妙有”的“妙有”应该多谈些,才能使得佛教更积极。我觉得他的用心可嘉,他的动机也值得我们谅解。但是事实上,“空”的观念与修行足有密切关系的,所以从印度历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直到中国历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一定都要谈空,以后的佛教可能也是要谈,不谈也不行。像一般人常常将佛门称为空门,出了家就叫做遁入空门,这是不懂佛法才曾产生的误会。事实上,正确的了解“空”;对一个学佛的人是不可少的。


{返回 宏印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空义与中观、唯识的关系和开展
下一篇: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唯识谈空与二谛
 佛经的集结与特色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观空
 人生解脱与佛教思想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佛教徒的自我关怀与社会关怀
 禅法的面目与演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判定佛法真实义之准绳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栏目:吕胜强居士]
 寄语我的上师(四)[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孝份无量》尽孝之道开示 佛法与孝道[栏目:祈竹仁波切]
 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开示[栏目:体慧法师]
 沈阳男子抢劫施暴遇烈女被咬断舌[栏目:戒邪淫文集]
 念佛门善根发相(智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萨宏愿遍十方[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待客之道[栏目:禅话禅画]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八[栏目:贤清法师]
 唐密传承三祖金刚智[栏目:唐密祖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