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你我皆菩萨(张银鹏)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3

你我皆菩萨

张银鹏 

    当他们伸出双手,去帮助社会黑暗角落里不幸的一群,是满怀的感谢,感谢这些受苦的菩萨让他们可以付出。

    在我的人生旅程里,是一个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世界,我所了解的是:爱与关心必须是相对的付出,也只有这样才会有再爱、再付出的动力。我看到的是一个弱肉强食、利益交战的世界,走在拥挤的人群里,只有越来越强的孤独感与寂寞。
    但是,走入慈济,感受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当他们伸出双手去帮助社会黑暗角落里不幸的一群时,是满怀的感激,感激这些受苦的“菩萨”让他们可以付出,可以看到自己是多么有福报,不但要懂得惜福,更要在有限的生命里造一方福田;付出的本身,竟然就是再付出的原动力。而付出了那么多,遇到了挫折,想到的不是对方的无礼不领情,而是自问:“我哪里做得不够好?上人说要缩小自己,我做到了吗?”普天三无——“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没有我不相信的人,也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是慈济人共同的语言,你感受到的是盈溢的爱与关怀。
    这一切像是梦想,走过慈济,才知道:原来梦想可以成真的,只要你愿意,当你我化心中的信念在言行举止间,我们都是菩萨,当你我愿意用心地过生活中的每一秒,我们看到四周都是菩萨的化身,那拾荒的老人、医院的病患,乃至路旁的乞丐,都让我们深深领悟到:知福、惜福,更要造福。我帮助别人,更成就了自己;付出爱与关怀,得到的是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摘自《青春宣言静思语》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把烦恼还给他(摩迦)
下一篇:佛教与一百零八(王亚黎)
 卖身的老妇人(证严上人)
 关于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浮惠)
 宋代以后的三教一致论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妙音)
 导致失败人生的13种个性
 小沙弥的戒行
 学佛是学会生活
 剃发出家者应具备的条件(心观)
 为什么慧能的四句偈语比神秀的好?
 观音信仰深入人心的缘由(远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6 正精进[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种善因得善果 (第四讲)[栏目:因果原理]
 《佛说阿弥陀经》的核心大意[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和平安零距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罚睡觉[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传说:念经功德集中回向特定人或事,效果较快是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可怕的嫉妒[栏目:看开]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三节 合论[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