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王继如)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7

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

  苏州大学:王继如 

  佛教的振兴,最根本的是靠人才。我以为,振兴的标志,就是佛教界出现有学问的高僧,他们能与学术界很好地对话,能与社会精英、专家学者交流,能反哺于精英文化。佛教界的精英与社会上的精英互动,成为新建构的中华文化的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佛教振兴了。从历上来看,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以近代为例,晚清佛学的复兴,如金陵刻经处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的兴起,就反映了这种状况。佛教界的领导人物,除了有很高的佛学造诣之外,也都有很厚的文化底蕴。就拿今天来说,赵朴初居士是有学问的,如果他没有学问,要担任佛协主席,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佛教界涌现有学问的僧人,对于提升佛教的地位,是很关键的。当然佛教是讲修行的,但我们不应将学问与修行对立起来。
  要成为有学问的僧人,文化基础是很重要的,佛教培养人才不仅要为佛教自身服务,而且也要为社会大众服务,因此佛学院不仅要开设佛学专业课,同时也要学习世俗的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不可能都靠老师讲授,靠课堂教学,主要还是要靠自学。自学就必须查资料,看文献,此时最关键的是必需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对学习佛教的人说来,有两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外语,二是古汉语。学习外语是为了与外国人交流,学习古汉语是为了与古人交流。拿古代汉语来说,目前的情况很不理想,令人担忧,无论是佛学院或是社会高等院校的学生,古汉语的水平普遍低,即便是语文老师,随便拿一篇文言文来,考倒他很容易。这其中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不太合理的现代教育模式所造成的。现代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忽视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于佛教教育,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这个问题是与世俗教育相同的。那就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很强调规范化管理,强调量化,这其实有很多弊端。这种弊端也影响到佛教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教育不是制造齿轮和螺丝钉,齿轮和螺丝钉是需要规格化的。教育是培养人才,人才是不拘一格的。“不拘一格”方能“降人才”,必拘一格便没人才,不能什么东西都要规范化,都量化。我认为隋唐以前的教育是比较人性化的。教育必须因才施教,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与优势,提高人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不能一刀切。因此,历史上世俗社会的书院教育、佛教界的丛林教育,并非毫无可取。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修、悟(杨维中)
下一篇: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邓子美)
 浅谈南传佛教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以五台山普寿寺“3+1”僧伽教育工程模式为例(..
 中国近代佛教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耿敬)
 大学课程中佛教教育的方向和实际(金永斗)
 论蒙古族寺院教育(唐吉思)
 印光大师之教育内容管窥(杜钢)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黄夏年)
 居士教育面面观
 僧教育的我见
 印光大师之教育方法探微(杜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柒零 心净国土净[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中观与空[栏目:池田大作]
 不耐他荣[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70~79)[栏目:傅味琴居士]
 祖可~绝句[栏目:禅诗三百首]
 八宗概要 第八章 律宗[栏目:周叔迦居士]
 寻找不精进的原因[栏目:达真堪布]
 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栏目:大圆满心性休息]
 修行三秘诀:真、诚、恒 The Secret to Cultivation: Be True, Si..[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14、亲近善知识后该如何修行?[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