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五)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4
  (五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时。尊者大目犍连住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时。尊者阿那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远离者。于贤圣法远离。于贤圣法远离者。于圣道远离。圣道远离者。于甘露法远离。甘露法远离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于圣法信乐。圣法信乐者。于圣道信乐。圣道信乐者。于甘露法信乐。甘露法信乐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顷。以神通力于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没。至舍卫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现。语阿那律言。汝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众生清净。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于四念处不乐者。于贤圣法不乐。圣法不乐者。于圣道不乐。不乐圣道者。于甘露法亦不乐。不乐甘露法者。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于四念处信乐者。乐贤圣法。乐贤圣法者。乐于圣道。乐圣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耶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揵连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连语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为乐四念处
  尊者大目犍连。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尊者大目犍连。是名比丘乐四念处
  时。尊者大目犍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从舍卫国松林精舍门。还至跋只聚落失收摩罗山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返回 杂阿含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六)
下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四)
 唐高僧传 8 遗身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八一)
 法句经 源流
 佛说信佛功德经
 长部5经 古得旦得经
 佛说九色鹿经 佛说鹿母经(白话文参考)
 现量总说略有三种
 如何断无明
 观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愿性之5:教孩子要从willing开始[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栏目:王雷泉教授]
 亲友得了不治之症,是告诉他实情,劝他放下世缘,念佛求生净土,还是隐瞒病情?怎样如理如法的帮助他?[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螳螂斩蚯蚓[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祈愿(安悟)[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居家习禅应具备什么「助道因缘」?[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九)[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一念平静,心如止水,没有用大脑思考,但又好像在想事情,不知是什么状况?[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快速成长三要素[栏目:寂静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