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二节 关于阿赖耶识的歧解与争论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2
  第二节 关于阿赖耶识的歧解与争论
  〔注释:南北朝时译文多用「阿梨(黎)耶识」为统一起见,除引文外,一律用「阿赖耶识」〕
  南北朝时代译出了大乘瑜伽行派的大量典籍,其中以真谛译的无着撰《摄大乘论》和世亲撰《论释》,对佛教义学影响最大。《摄大乘论》借助于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摄大乘品》来阐发瑜伽行派的观点,宣扬阿赖耶识能变现万有,即一切万有都缘起于阿赖耶识的思想。又如菩提流支等译的《十地经论》,是世亲对《华严经?十地品》的注释。译出后的影响也甚为深广。该品主张「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注释:《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大正藏》第9卷,558页下。〕「心」,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而世亲把「心」解释为人们的根本义识——阿赖耶识,强调第八阿赖耶识是众生获得解脱的关键环节,应从阿赖耶识处而不是其它的识去求得解脱。阿赖耶识作为瑜伽行派的根本观念和基本范畴,受到中国学者尤其是地论师和摄论师的重视,并且对阿赖耶识究竟是清净的真识,还是染污的妄识,展开了争论。这一争论又与佛性问题的探讨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佛教思想界辩论的重大问题。
一、阿赖耶识真妄辨
  吉藏在评论地论师和摄论师的心识论时说:
  又旧地论师以七识为虚妄,八识为真实。摄大乘师(即摄论师)以八识为妄,九识为真实。又云:八识有二义:一妄,二真。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起信论》生灭无生灭合作梨耶体。《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注释:《中观论疏》卷7,《大正藏》第42卷,104页下。〕
  意思是说,地论师以世亲的《十地经论》为主要根据,认为阿赖耶识是真常净识,如同佛性、如来藏。它是不为烦恼所染污的、常住不变的精神本体,而前七识则是虚妄的、生灭变化的。为了说明阿赖耶识产生前七识的问题,地论师又说阿赖耶识是一个真妄和合的心体。即清净、真实的阿赖耶识为染污、虚妄的无明、烦恼所覆盖。其中清净、真实的本性是产生前七识和万法的根据,而无明、烦恼只是辅助条件。后来地论师内部又出现两种观点,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阿赖耶识的真识本质部分(真如、法性)生起前七识和万法,史称南地道论师;一派主张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全体生起前七识和万法,史称北地道论师。摄论师的看法是,以阿赖耶识为妄,并在八识外另建立第九阿摩罗识为真,为如来藏。地论师以真如为事物现象的生因,阿赖耶识为众生成佛的根据。摄论师则以第九识为一切事物现象的本原,以第八识为一切烦恼的根据。这是同样主张唯识学说的两派在阿赖耶识问题上的重要区别。
  摄论师所立第九阿摩罗识,即无垢识或净识,也就是真如佛性。第九识是以阿赖耶识中纯净的识分出而立的。第九识是真如和能观真如的正智的结合。摄论师认为,众生若能不断发展阿赖耶识中纯净的识,对治阿赖耶识中的妄染识,就可证入阿摩罗识而成为佛,即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的清净阶位。由此摄论师又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没有永不成佛的众生。
  摄论师还受《起信论》和《楞伽经》的影响,把阿赖耶识视为真妄的统一体,主张真妄和合说。所谓真是指「解性义」,解性,指解脱的本性,是一种产生佛法、善性、佛果的因子。所谓妄是指「果报识」,果报识是指众生轮回的主体。摄论师认为,阿赖耶识是由生死轮回和成就佛果的两种因素构成。这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虽是妄识,但妄识中也有一份纯净的识存在。地论师肯定阿赖耶识的本质是真实的,虚妄的烦恼是后天的;摄论师认为阿赖耶识的本质是虚妄的,其纯净的识是由第九识(如来藏)的流变而残存下来的。这是两派的又一重要区别。但是,北地道论师也视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全体为万法生起的因,这和摄论师的主张颇为相近。到了唐初,北道派和摄论师也就合流了。
二、阿赖耶识与佛性
  中国佛教学者由于对阿赖耶识的性质、作用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也导致了对众生佛性看法的分歧,形成当常说和现常说的对立。「常」是佛性的异名,「当」是当果,未来果,「现」是现果,现世果。「当常」即说未来有佛性,「现常」即是现在就具有佛性。「当常」与「现常」的争辩,即佛性始有和本有的争辩,是地论师内部南北两道派别理论争辩的焦点。
  当常说是北地道论师的主张。如上文所讲,此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前七识和万法的依持,是产生前七识和万法的本原。阿赖耶识是真妄的合识,它的本质虽和佛性、如来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并不具足成就佛果的各种功德,这种功德是后天修持才有的,众生的佛性是众生具足一切功德成佛之后才有的,是当果而观,后天始有。
  南地道论师主张现常说,反对当常说。此派也认为阿赖耶识本性即真如本性,是前七识和万法的依持,也是产生前七识和万法的本原。但又认为,阿赖耶识本性即真如本性本来就具足成就佛果的一切功德,不是众生后天修持才有的。众生的佛性是与生俱有,现果而有,即先天而本有的。
  由上也可见,阿赖耶识作为众生的根本识,究竟是净是染,它与一切现象是什么关系,和佛性又是什么关系,和烦恼又是什么关系,确是不易圆满说清的问题,在不同派别甚至同一派别内部发生看法的分歧是必然的。阿赖耶识观念的流行,也标志着中国佛教学者不只是直接从众生成佛的根据(佛性)去探讨成佛的问题,而且也从众生的根本义识去探究成佛的问题。这是两个有所区别的角度,它们是互补的。如果说前者侧重于阐述众生成佛的可能性的话,后者则是侧重于阐发众生成就为佛的关键——如何调整、改造或显示主体的深层意识。这确是一个大问题,阿赖耶识说在当时和后世,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影响是不小的。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三节 真心本觉的提出与阐扬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一节 佛性学说的探索与分歧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七章 荷泽的灵知心体说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一节 惊世骇俗的新型..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一节 僧肇的物不真论..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六节 窥基的四重二谛..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二节 法相唯..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四节 无心合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五节 无情有性..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参禅要克服痛关[栏目:宣化上人]
 发挥生命[栏目:仁焕法师]
 Zen Buddhist Precepts - with Commentaries[栏目:Zen Buddhism]
 禅坐中眉心有点紧绷的感觉,接着不停的跳动,持续一段时间才停,是什么原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04-019名人语录之说话的艺术[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寂静处是可以创造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7、势利世间[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世间唯有修行好,天下无钵吃饭难,请师父开示其中妙义。[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 释迦牟尼佛(二)[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择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