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五节 智顗的七种二谛说与三谛圆融说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9
  第五节 智顗的七种二谛说与三谛圆融说
  智顗重视判教,也关注当时的二谛问题的争论,他提出七种二谛说,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三谛圆融说,形成了内涵丰富和特色鲜明的佛教真理论。
一、与判教相结合的七种二谛说
  智顗对南朝后期围绕「二谛」问题的争论极为关切,他说诸家的「二谛」说是「古今异执,各引证据,自保一文,不信余说」〔注释:《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第33卷,702页中。〕认为各家各有佛典根据,各持自己的主张,排斥其它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经论异说,悉是如来善权方便」〔注释:《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第33卷,702页中。〕智顗为了调和、统一诸家异说,对二谛提出了特殊的见解,并与「化法四教」〔注释:「化法四教」,是智顗对佛说法内容的判释,分为四种: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以生灭的观点看四谛,指原始佛教与小乘教。通教主空,以空义观因缘法的有,有是假有、幻有,指般若思想,也摄中观和唯识,为大乘教的开始阶段。别教是佛特别为菩萨而设的教说,肯定佛性,为菩萨实现己身与众生成佛的理想阐明根源,指如来藏系统的经典而言。圆教则和别教须以无量的观行来逐渐开显佛性的说法不同,认为就当前意识的一念中就能显现佛性,是化最上利根的人,故名圆教。〕的判教理论相结合,以说明佛的说法内容即「四教」的接引贯通关系。智顗认为,二谛有四正二谛和过渡性的三种二谛、互相接引,层层升进,最后归结为最高最圆满的真实。
  智顗提出以佛性与真理的关系为基准来区分二谛的类别。他把二谛分为理外和理内二种:「理外二谛」指真理在佛性之外,真理与佛性分为两截;「理内二谛」是真理在佛性之内,真理与佛性相合为一。这两种二谛又各分相即与不相即的两种,共成四种二谛。「理外不相即二谛」强调生灭观,认为色空分离,色灭了才是空。「理外相即二谛」则强调无生观,认为色空不离,色中便有空。「理内不相即二谛」强调无量观,认为真谛与俗谛有无量相状。「理内相即二谛」则强调无作观,主张远离生灭造作,真证圆实之理。智顗还以上述四种二谛的顺序来分别诠释藏、通、别、圆四教的教义。〔注释:详见《四教义》卷2,第46卷,728页上、中。〕此外,再有三种被接(接引)二谛,合为七种二谛。《法华玄义》卷2下言七种二谛云:
  所言七种二谛者:一者,实有为俗,实有灭为真;二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为真;三者,幻有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为真;四者,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为真;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注释:《大正藏》第33卷,702页下。〕
  这里讲的七种二谛是:
  第一种藏教的二谛,以实生实灭的实有为俗谛,以灭了实有归于空无为真谛,也即「析色为空」,为小乘教的说法。智顗认为,此说虽对破除执着诸法为实有的世俗认识有积极作用,但以实有时无真,灭有时无俗,二谛实不能同时并存,因而二谛义也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种通教的二谛,不是「析色为空」,而是色当体即是空,色本来就是空无自性的,如此有非实有,而是幻有,幻有是俗谛,幻有即空是真谛。这是通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教的说法。
  第三种别接通(别入通)的二谛,也以幻有为俗谛,又认为仅以空为真,是只见「空」不见「不空」,这种偏于空寂的空,为「但空」,空应当含有不但空之意,因此,主张以空、不空共为真谛。这是别教接于通教所说的二谛。
  第四种圆接通(圆入通)的二谛,同样以幻有为俗谛,又以为空、不空共为真谛,虽见中道之理,但实无功用,因为「空」破有「执」,「不空」只是表示不能执着于「空」而已,并没有立一切法的作用。所以,进而主张以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谛。这里「不空」即「如来藏」,含藏一切法,或者说具有含藏一切法的功用、作用。这是圆教接于通教所说的二谛。
  第五种别教的二谛,是以说有说空为俗谛,说不有不空的不二中道为真谛。这不二中道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不有不空「但中」之理。「但中」谓「空」、「假」是现象层面,「中」是本体层面,中与空、假是互相分立的,非圆融无碍的,此中谛为「但中」。
  第六种圆接别(圆入别)的二谛,也是和别教一样以说有说空为俗谛,但真谛则与别教不同,认为只以不有不空为真谛,还只是「中理」(中道),还不能表明它具一切法,只有说不有不空的中道而又「一切法趣不有不空」即具足一切法才是真谛。这是圆教接于别教的二谛。
  第七种圆教的二谛,和别教、圆接别的二谛一样,也以说有说空为俗谛,但在真谛方面,认为不仅「中」具有一切法,「有」与「空」也同样具一切法,主张以「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谛。圆教的二谛是说,在有、空之外,别立中道,有、空、中三谛隔别,是不圆满的,只有三谛相即,圆融无碍,才是圆满的。也就是说,真与俗是相对而不异,不同而同,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也称「不思议二谛」。智顗在一种吊诡的模式下弥合真谛与俗谛的差异,实质上是把一切归结为一念心所具足:若一念心是无明,则一切是俗;若一念心是法性,则一切是真。真与俗不二而二,具在一念心。
  智顗的七种二谛说是佛教真理观的新创造,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与判教结合,对佛教各派的学说和不同经典的教义,给予真理论的说明与定位,从而调和了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二是引入如来藏、佛性的观念,充实「不空」、中道的内容,把二谛说和佛性说、心性说结合起来。三是把真俗二谛的二分法逐渐转为有、空、不有不空(中)三谛的三分法,即在二谛的基础上演化为三谛,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开展为三分法。四是强调圆融,以真俗二谛圆融,有、空、中三谛圆融为最高、最圆满的真理。
二、三谛圆融说与中道佛性化
(一)三谛的提出
  从上述七种二谛说来看,智顗认为佛教义理是经历了由二谛发展到三谛的过程,佛教真理是不断发展的。他用三谛来评述后五种二谛说,表明三谛说与二谛说是密切相关的,三谛说是在二谛说基础上的展开。智顗在《四教义》卷2中就三谛名义的来源和三谛的涵义说:
  三谛名义,具出《璎珞》、《仁王》二经。〔注释:此二经学者多疑为伪作。又二经论三谛名义,见《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佛母品》和《因果品》,《仁王般若波罗蜜经》的《二谛品》和《受持品》,详参《大正藏》第24卷,1018页中~1019页中;《大正藏》第8卷,829页中、833页中。〕一者有谛,二者无谛,三者中道第一义谛。所言有谛者,二十五有世间,众生妄情所见,名之为有……无谛者,三乘出世之人所见真空,无名无相故名为无……中道第一义谛者,遮两边,故说名中道……最上无过,故称第一义。〔注释:《大正藏》第46卷,727页下。〕
  「二十五有」,「有」,此指生命存在的样态,也即众生流转轮回的二十五个界域。所谓有谛,是依凡夫所见而言,真谛是依三乘所见无(空)而言,中道第一义谛,是就佛所见不有不无而言。智顗在《四教义》中所言有、无、中三谛,与智顗惯称的空、假、中三谛略有不同:一是假谛与有谛内容有异,假谛侧重于万物是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是假名施设而立;有谛则是针对凡夫不明因缘法、视法为实有的情况而言,两者是有差异的。二是有、无、中三谛的有、无二谛,「有」代表实有、实性,「无」表示空无、无自性,两者是对立的;而空、假、中三谛的「假」、「空」、「中」是非对立的,互为一体的。
  空、假、中三谛是透过不同层面、角度来描述缘起法,这与龙树《中论》著名偈文直接相关。偈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注释:《大正藏》第30卷,33页中。〕偈文的原义是说因缘生法,并将因缘生法与空、假名、中道等同起来,从多种角度看因缘生法。智顗发挥此偈的思想,说:
  《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即诠真谛。「亦名为假名」,即诠俗谛也。「亦是中道义」,即诠中道第一义也。此偈即是中摩诃衍诠三谛之理。〔注释:《四教义》卷2,《大正藏》第46卷,728页上。又智顗在《维摩经玄疏》卷3也有相同文字的论述,见《大正藏》第38卷,535页上。〕
  我们认为上述《中论》的偈文蕴含着二谛或三谛两种可能:若认为「假名」和「中道」是表示「空」的,即只有「因缘所生法」和「空」二谛;若视空、假、中三者并列相即,则可解为三谛。智顗继承慧文的「三谛一心」观,以真、俗、中三谛解说偈文。他还在《摩诃止观》卷3上说:「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注释:《大正藏》第46卷,24页中。〕「萨婆若海」,智慧大海。这里,智顗把大乘中观思想中的真谛变成为「方便道」,真谛沦为与俗谛同等的方便法门,并且在空、假二谛之上,加上一个更高的「中道」,这一更高的「中道」,是不离两边、不即两边的,是综合的超越的真理。智顗的三谛说自觉地发展了大乘中观的真理观,是佛教真理观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创造与贡献。
(二)三谛的类别
  智顗通过「七种二谛」的论述,提出了「五种三谛」说,《法华玄义》卷2下云:
  却前两种二谛,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种二谛得论中道,即有五种三谛。约别入通,点非有漏非无漏,三谛义成: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当教论中,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圆入通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也。别三谛者,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云云。圆入别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注释:《大正藏》第33卷,704页下~705页上。〕
  这是说,藏、通二教只有二谛,不明中道之理,不成三谛。其余五种都讲中道,得五种三谛。别入通和圆入通是通过对二谛的双非或双非双照,设为中谛,而立三谛义。别、圆入别和圆三者则开二谛说的俗谛为俗、真,以二谛说的真谛为中谛,成三谛义。展开说是:
  别入通三谛,指通教的人接入别教,听闻非有漏非无漏的说法,进而以有漏为俗谛,以无漏为真谛,以非有漏非无漏为中道。这个中道是从通教所说的真俗二谛来领悟的中谛,是理论的推演,仅具「双非」之义,不具备诸法,是为「但中」。
  圆入通三谛,指通教的人接入圆教,了知真俗二谛与「别入通」无异,但听闻非有漏非无漏的说法时,进一步领悟到中道谛具足一切法,即兼具「双非」、「双照」之义,是为与「但中」不同的「不但中」的中道。
  别教三谛,别教的人从二谛中的俗谛开出真俗二谛——以幻有为俗谛、幻有即空为真谛,以二谛中的真谛为中谛,这个真谛只是「理」而已,不具备诸法。
  圆入别三谛,别教的人接入圆接,所了解的真俗二谛与别教三谛的真俗二谛是相同的,然其所领悟的中道具足诸法。
  圆教三谛,此圆教的人既了解中谛具佛法,又了解所领悟的真俗二谛也都具有佛法,三谛圆融,开为三谛,实为一谛,虽是一谛,不妨开为三谛,一即三,三即一。
  五种三谛是别入通至圆教五种由浅而深的修行阶段的三谛。虽分为五种,实际上只有「别三谛」和「圆三谛」两种,别三谛也称「隔别三谛」,圆三谛也称「圆融三谛」。此两种三谛的最大区别是,别三谛的中谛只是「理」而已,不具足诸法,也即与诸法是隔别的,「理」与诸法即本体界与现象界隔别,是不圆融的三谛。圆教三谛不仅中谛具足诸法,而且真俗两谛也具足诸法,换句话是,万有的每一法都具足空、假、中三谛,三谛相即,融通无碍。
(三)三谛的圆融
  在智顗的真理论系统中,圆融三谛是最殊胜、最圆满、最高的真理,是宇宙诸法实相的根本内容,也是天台宗整个教观的基本宗旨。智顗是如何提出与论证圆融三谛的?圆融三谛的内涵是什么?有何特点?又有什么理论价值?这些是我们要探讨和论述的问题。
  如前所述,圆融三谛说是天台宗先驱慧文的「一心三观」说〔注释:参见本书第二十八章第三节。〕的继承与发展。智顗继承慧文的「一心三观」说,又吸收鸠摩罗什所传的三论一系思想,尤其是《中论》三是偈和僧肇的《不真空论》的「立处即真」思想,进一步提出「圆融三谛」说。在智顗看来,《中论》的三是偈就包含着空、假、中相即的精神,因为因缘所生法而无自性,即是「空」;诸法虽空,但有显现的相状,这是「假」;这些都不待造作,而是本来如此,又成为「中」〔注释:详见《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46卷,7页中、8页下。〕从一切法存在的意义上说,诸法是「立处即真」,所立之处都表现真理,都不离开空,空、假、中三层义理在任何境界上都是相即存在的,所以三谛是圆融的。
  智顗还提出「三轨」说来呼应和论证圆融三谛说。「三轨」,三种规范,是理解事物的三种意义,也即事物实相的三个方面,故也称「三法」。三轨是真性轨(法的本质)、观照轨(法的认识)、资成轨(法的作用),分别与中、空、假相配合。《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下云:
  圆教三法者,以真性轨为乘体。不伪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诸佛所师谓此法也。……观照者,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即是第一义空。资成者,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具,即如来藏。三法不一异……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议之三法也。〔注释:《大正藏》第33卷,742页中、下。〕
  这是联系修持实践来讲三轨,指出「真性」是本体,即「中」,「观照」是认识「空」,「资成」是「假」,即通过无量法门发挥作用,以认识法的本质(真性),获得解脱。「观照」和「资成」都以「真性」为对象和归宿,三法不异,互不相碍。三轨是诸法实相同时存在的三个方面,空、假、中三者也并非次第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相即无碍的。
  天台宗宗经《法华经》的《方便品》宣扬「诸法实相」是佛所成就的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唯有佛与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龙树在《大智度论》卷32中说「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时,又称广说有四法印(加「一切皆苦」),略说则是一种实相印。〔注释:详见《大正藏》第25卷,297页下。〕探究「诸法实相」,深受大乘中观学派的重视。智顗的师父慧思认为《法华经》所列的十项都用「如是」来形容,又概括了诸法的一切相,所以,他就明确地提出以「十如是」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实相就是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共十项。这「十如是相」说是在慧文「一心三观」的基础上的重大发展。智顗又进一步在慧思「十如是相」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转读法」,从空、假、中三个方面对《法华经》的「十如是」经文进行了崭新的诠释,宣扬《法华经》是讲三谛圆融,最得大自在的,藉以论证自己提出的「圆融三谛」理论。《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上云:
  今经用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天台师智顗云: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设施,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注释:《大正藏》第33卷,693页中。〕
  智顗的三转读有两层意思:一是分别从空、假、中三方面解释「十如是」经文,意为诸法实相的内涵有空、假、中三个层面,而经文「如是相、如是性」,只是空的名字施设,只是假的一层意义。同时,对空、假、中的意义也作了明确的界定,空是就「如」的「不异」而言,假是就空的假名施设而言,中是就「如于中道实相之是」而言,如此三分说是为了令人易于理解。二是更为重要的,要「得意为言」,了解空、假、中三者的关系,三者只是认识角度不同,其实是同时具有的。若约「如」而言空,如即不异,也即空,故一切皆空,假、中也是空。若约「相」而言,则一切事相都是假名施设,故一切皆假,空、中也是假。若约「是」而言中,是为中道之理,则一切皆是,故一切皆中,空、假也是中。空、假、中三者的关系,是三者皆无自性(「非一二三」),三者都是因缘法的显现(「而一二三」),既不偏于空,也不偏于假(「不纵不横」),此即是中道。也就是以「即空即假即中」的方式认识、理解诸法,就是真正悟得实相。智顗对经文读法的变化,是一种新的诠释方式,新的诠释方式意味着新的思想创造。
  智顗还通过对「十如是」中「本末究竟等」的新解说来论证圆融三谛说。他说:「若作『如』义,初后皆空为『等』;若作『性』、『相』义,初后相在为『等』;若作『中』义,初后皆实相为『等』。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为『究竟等』。」〔注释:同上书,694页上。〕这是说,《法华经》所说的「本末究竟等」是,从起初的「相」至末后的「报」都是究竟平等的。从智顗的解说来看,他不仅把「如」、「性」、「相」等义分别阐释为空、假、中三者从起初至末后的平等,而且认为只有空、假、中三谛圆满具足,相即无碍,才是真正的究竟平等。也就是说,只有三谛圆融,才是最高真理。
  从上可知,智顗圆融三谛说的内涵有两个要点:
  一是空、假、中是每一法的德用差别,即每一认识对象都有空、假、中三个面相或三重意义,也就是说三谛不外是从三方面诠显一法,所以一切诸法,皆具三谛。《摩诃止观》卷5上云:
  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阴一切阴,一切阴一阴,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非一非一切……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历一切皆是不可思议境。〔注释:《大正藏》第46卷,55页上、中。〕
  「阴」、「入」、「界」,即五阴(五蕴)、十二入(十二处)、十八界。「究竟」,最高境界。「不可思议」,不可思虑、不可言说。这里列举了心、五阴,乃至最高境界,以说明一切诸法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不可思议境就表现为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圆融。如,「一心一切心」是假谛,「一切心一心」是空谛,「非一非一切」为中谛,三谛同为心的三个方面,心的三重意义,三谛是心的不可思虑言说的最高境界。
  二是空、假、中三谛是相即互具、圆融无碍的。《摩诃止观》卷1下云:「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三种皆空者,言思道断故;三种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种皆中者,即是实相故。但以空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余亦如是。」〔注释:《大正藏》第46卷,7页中。〕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三谛不离、互具、相即。「即空即假即中」的「即」是不可分离的意思,空、假、中三谛是不可分地关联着的。所谓空,不离假、中,所谓假,不离空、中,中也如此。所谓空,即具假、中,所谓假,即具空、中,中也如此。三谛互具互融,空谛即假谛、中谛,假谛即空谛、中谛,中谛即空谛、假谛。即三各具三,三三相即。三谛而一谛,一谛而三谛,互不相碍。第二,从断绝语言思维方面说,空、假、中皆空。空、假、中三者是观照、诠释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是同为实相,是互不相异的。第三,悟空即悟假、中,悟假即悟空、中,悟中即悟空、假。
  智顗还把三谛束为「一实谛」,他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下说:「一实谛即空即假即中,无异无二,故名一实谛。」〔注释:《大正藏》第33卷,781页中。〕「一实谛」的「一」非数目义,而是绝对义。「一实谛」意为唯一真实之理,绝对真理。「即空即假即中,无异无二」,三谛圆融就是「一实谛」。
  如何证悟「一实谛」,进入圆融三谛的境界?智顗竭力强调心的宗教实践的功能、作用,宣扬心是使人远离邪见、契接正见,进而悟入最高真理的根本。他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上说:「心是绳墨,若观心得正语,离邪倒说。观心正,则勉邪行。心无见着,则入正理。」〔注释:同上书,778页中。〕认为若心正没有知见上的执着,就能悟入「正理」(佛教真理)。又说:
  心是法本者,释论云: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无心无思觉,无思觉无言语。当知心即语本。心是行本者,《大集》云:心行大行遍行。心是思数,思数属行阴。诸行由思心而立,故心为行本。心是理本者,若无心,理与谁含?以初心研理,恍恍将悟,稍入相似,则证真实,是为理本。〔注释:《大正藏》第33卷,778页中。〕
  「法」,存在。「语」,言语。「行」,念虑。「理」,正理。这是从心是存在的根本、言说的根本、念虑的根本,最后一直说到心是真理的根本,因为真理只能包含在心中,心能探寻真理,证悟真理,故心为理本。心又怎样契证悟入真理呢?同上书卷5上说:「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注释:同上书,733页上。〕「寂」,寂静。「照」,观照。寂与照是心的两种状态。所谓「常寂常照」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寂照心能破除对诸法的封执,直觉对象的本质,同时照见一切诸法的空、假、中相即互融的性格。智顗在《摩诃止观》卷1下也说:「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并是毕竟空,并是如来藏,并是中道。」〔注释:《大正藏》第46卷,8页下。〕这是说,一念心起就直入证悟三谛圆融,若如此,「法界」、「毕竟空」、「如来藏」、「中道」就都相即互具,圆融无碍。总之,心是证悟三谛圆融的枢纽和关键。
(四)圆融三谛说的特点与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以把圆融三谛说的思想特点与理论价值概括为以下四项:
  第一,智顗提出的「圆融三谛」说是佛教真理观的里程碑式的飞跃。印度佛教持二谛论。中观学派立「中观」论,但也主张真俗二谛,它所讲的「中道」是「观」不是「谛」。中国三论学者发展了中观学派的二谛思想,但始终没有开出三谛来。慧文提出了「三谛一心」的「一心三观」论,但没有展开论说。智顗不仅继承慧文的思想,从二谛开出三谛,增加了中谛,而且对中谛作了独创性的阐发,他在《天台四教仪》中说:「不空即中道。分二种,谓但不但。若见但中,别教来接;若见不但中,圆教来接。」〔注释:《大正藏》第46卷,778页上。〕「但中」是只能观中道,不能同时观空与假的观法。「不但中」是不但观中道,同时还能观空与假,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理观。在智顗看来,中观学派的中道作为真理是与一切诸法隔开的,其中观是「但中」,而非「不但中」。智顗的中谛说既为中观的观法提供真理论根据,也拓展了真理论的范围,深化了真理论的内涵,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
  第二,三分法的阐扬是佛教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三谛圆融说在认识上主张同时观照空、假、中的实相,在思维上运用正、反、合的模式,这种三分法构成为三谛圆融说的方法论特征。中观学派也讲空、假、中,它所讲的中虽也是对空、假的综合,但主要是对空、假的扬弃,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中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扬弃空、假,从这种意义上讲,空、假相对于中来说是俗谛,只有扬弃了空、假的中才是真谛。三论宗人吉藏正是循着这条思路,提出了以重重否定为特征的「四重二谛」说。中观一系认为在认识地位上中高于空、假。智顗的圆融三谛说则不然,认为空、假、中三者不仅没有认识地位高下层次的不同,也没有证悟时间先后次第的差别,三谛之间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关系。就「中」来说,既是对空、假的否定,又是对空、假的肯定,也是三谛平等的综合。同样,空、假也分别具有空、假、中三者,也有肯定、否定和综合。这就是说,三谛圆融是三次重复的正、反、合。这种正、反、合是相即互具的,合具正、反,正具反、合,反也具正、合。正、反、合三者是平等的,正、反虽被合所扬弃,但也有存在的价值。这和中观一系以否定为特征的单向式的正——反——合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应当承认,智顗的三分法是在二分法基础上的发展,对于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化、完善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三,一时性、直入性、完整性和互含性构成圆融三谛直觉方法的新特点。智顗的圆融三谛作为一种修持的观法,实质上就是直觉的方法。圆融要求直觉,直觉才能圆融,圆融就是直觉。圆融三谛观的规定性是:(1)时间上的同时性,即在同一时间内证悟空、假、中,而不是有次第地先观空,再观假,最后观中,其间并无时间的间隔,也就是无阶段无过程的顿然而悟。(2)操作上的直入性,即主体超越思虑言语,直接渗透到对象的本质,契入空、假、中的本性。这是主体心灵的体悟、证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认识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宗教认识实践活动。(3)内容上的整体性与互含性。空、假、中三概念不是分别孤立的而是整体地构成证悟内容,空、假、中之所以能够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三谛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这种整体性和互含性,也是智顗直觉内容的新特点。
  第四,对空、假的肯定和中道佛性化,形成了与传统佛教真理内涵的鲜明差异。中观学派提倡中观,如上所述,它主张远离空、有(假有)等一切极端或相对性,以臻于超越的理境,但它又讲「空亦复空」,即是以「否定的否定」形式显示的肯定。智顗吸取这一中道思想,又作了新的发挥。他提出的圆融三谛说,强调「即空即假即中」,也就是认为,最高真理不只是中,而且应当包含空和假,即最高真理应当完整地包含空、假、中三面。而修持时观照最高真理,也不应当只观中,而应当同时观空和观假。与中观学派偏于否定空、假的中道思想不同,智顗强调假是以空来否定的,空是以假来否定的,否定空与假,同时也就是肯定空与假,由此比较偏于肯定空、假的意义。智顗和中观学派中道思想的又一不同是,他以佛性等同于中道,视中道佛性为真理。《妙法莲华经玄义》卷6下云:「佛性即中道」〔注释:《大正藏》第33卷,761页中。〕中道作为真理,等同于佛性,而佛性既是具足一切诸法的功能(不离开一切诸法),又是常住不变性而为成佛的根据(生起坚强的悲愿),这样也就使作为真理的中道增添了新涵义。《摩诃止观》卷3下又说:「心即是佛性。」〔注释:《大正藏》第46卷,31页下。〕更是通过把佛性与心的等同,进一步把中道与心等同起来,使真理与精神主体、精神活动结合起来。正如前所引,智顗讲一念心起即契入三谛圆融境界,这就把「毕竟空」与「如来藏」、空与有混为一体了。智顗把真理与佛性、心等同起来,是强调真理就在佛性中,就在心中,强调佛性就具有真理,心就具有真理,这就冲淡了以空性为真理内涵的传统观念,并把对真理的追求、对佛法的修持,转到佛性显现、心性修养的轨道上来了。这是中国佛教真理论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智顗对佛教思想中国化所作的重大努力和创造性贡献。
  三论宗和天台宗都阐扬中道佛性说,这一学说对宋明时代陆王心学的「心即理」说是有启示作用的。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六节 窥基的四重二谛说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四节 吉藏的破邪显正说与四重二谛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二节 神灭与神不灭的论..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第二节 鸠摩罗什、僧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节 学术思想重..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三节 无住心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一..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第一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四节 无心合道..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汉、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忙与闲[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寻找可依止的善知识[栏目:宽见法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12[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人间佛教的修持(智海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悼念净慧老和尚[栏目:楼宇烈教授]
 无为发愿[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