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借病修行,借痛觉心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9
172、借病修行,借痛觉心
  一位居士身上生了带状疱疹,俗称“缠腰丹”,每天涂药,疼痛难忍。
  清净给她读《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之“身根圆通章”: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清净说:借病修行,借痛觉心。从妄上来说,疾病为妄;从性上来说,疼痛即性。疾病的本体就是不二佛性,疼痛的感觉就是清净觉知。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不是惩罚。在生病时,欲望会降到最低,贪嗔痴会被完全伏住,过去烦恼厚重的攀比心、嫉妒心、造作心、嗔恨心也都不复存在。疼痛时是非常犀利的觉性显现,可以借由疼痛的感觉观察自心,顺藤摸瓜,就路还家,明了自我的虚妄和佛性的真知。
  居士问:修行这么多年还生病,很惭愧。修行到什么境界就不生病了呢?
  清净讲了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的“汤厄”:
  予平日论到病中做工夫处,亦知毕陵伽婆蹉所谓纯觉遗身矣;亦知马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矣;亦知永嘉所谓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馓毒药也闲闲矣;亦知肇公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矣。及乎足入沸汤,从头简点,痛觉在身,谁是遗身者?我今受病,谁是不病者?锋刀毒药切于肌肤,谁是坦坦闲闲者?四大五蕴实为吾身,实为吾累,谁是本空非有者?乃知平日干慧都不济事。若无定力,甘伏死门。彼口头三昧,祗自瞒耳。噫!可不勉欤。
  清净说:莲池大师晚年被开水烫伤,面对“汤厄”的反省自思,让我们有所借鉴。我们在《阿含经》中也看到,佛陀的背痛伴随了佛陀四十九年的弘法历程,晚年临涅槃前还因为食用了纯陀供养的有毒蘑菇造成剧烈腹疼。成住坏空是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生老病死是一切众生的共同体验。孔子奔走于列国,耶稣钉死在十字架,面对疾病和挫折,圣人能以安住于“道”而从容淡泊。可见,佛陀因疾病而更显伟大,圣人因挫折而更为完美。
  疼痛是清明觉知,烦恼才是无明显现。在体验疼痛时并不苦,内心的委屈、抱怨、恐惧、焦虑才是真正的苦。疼痛是道法自然的觉性体验,烦恼才是妄心营造的负面能量。修行人可以通过祈祷和忏悔获得止疼的康复,也可以通过止观和觉照体悟疼痛背后的宁静和祥和。在大圆满法中,把疼痛是作为十种现见明体的机会之一。
  总之,生病了,就不能错过。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次病痛一通百通,一劳永逸,一了百了。

{返回 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悲心就是观世音菩萨
下一篇:释清净学佛问答(2)
 我的世界只有我
 念佛法门之息增怀诛
 你开的不是悟,是误
 世人应敬畏先圣和神明
 梦里的那点儿事
 证量就是心量
 《黑客帝国Ⅰ》
 借病修行,借痛觉心
 向大众沉痛忏悔
 居住适宜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的经证 致富之道[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I 1282经:此经是天子向佛陀请教一些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栏目:界定法师]
 横死的人不找替身能超生吗?[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拥有一颗平常心(阿莲)[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唯识札记 论转识成智[栏目:惟贤法师]
 Sunyata (Emptiness) in the Mahayana Context[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皇后的戒指[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觉悟佛性的珍贵[栏目:传喜法师]
 浸于身内[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漫谈《信心铭》 第十五讲、《信心铭》让我们信什么[栏目:冯学成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