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曲终人散,月上西楼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5

曲终人散,月上西楼

成峰法师

  江南的雨水,总是那么及时、温和、恰如其分,来得不紧不慢,给静修营的结尾多少增添了些许色彩,类似中国水墨画,浓淡相宜,饶有趣味。
   两百人,来自十几个省市,带着不同的人生经验,在这个园子里,共同生活了近一百小时。言语的接触、目光的对视、心灵的碰撞,为生命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
   《心经》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是再不济也会调侃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至于其中的真意深意,也就没有几个人乐于深究了。
   还记得十多年前,在送别人的新年贺卡上写下上述八个字,对方回答着实令人啼笑皆非。那个已婚女人居然说出“不要太黄”的搞笑言词,的确让人回味。
   如今,过去很多年了,大家的理解有没有变化呢?是否触及经文的核心呢?
   讲台上,法师娓娓道来,语言平实、说理透彻、明晰;讲台下,营员们全神贯注,思维义理、会归内心。
   站在一个角落,望着一期法会的始终,思维着《心经》描述的思想,却发现竟然如此相通。
   藉着因缘的假合,促成了一次聚会,使得大家有机会得以了知自己、认识世间,分享人生,最终,却又归于空性大海。
   观自在,据说是对菩萨名号忠实的翻译。国人却一直沿用观世音的称呼,听起来更加具有母爱的温情。相反,观自在稍微有些理性与超越,自然,造就凡人与菩萨的距离。
   那么菩萨与凡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遥远?
   《心经》上有几种说法:
   1、凡人在此岸,菩萨则不拘彼此;
   2、凡人生活在五蕴实有的旋涡中,而菩萨已彻底明了色空不二的真相;
   3、凡人内心躁动,无法平衡,菩萨超越痛苦,心无挂碍;
   4、凡人以我为生活中心,菩萨以无我慧为人生原点。
   相较之下,两者间的区别跃然而出。
   突然觉得,其实《心经》叙述了人间百态。当然,它的确是浓缩版的记录。
   几个简单名相——五蕴、四谛道尽人生的沧海桑田,六根六尘勾勒出人与世间那纠缠不清的联系,而六识却又话尽平生许多遗憾。
   自然,不明事理的后果只能戴上无明的帽子,一黑到底。
   无怪乎世尊一路说来,层层解缚。临终,还用家乡话苦口婆心唠叨几句——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一篇:用心中的明灯照亮法界
 八吉祥
 放下烦恼的世界
 《时代》杂志封面故事报导:静坐冥想风行美国
 若要心能宁 且将闲事了
 追求什么 就成为什么
 南山僧话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
 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
 随缘人生
 太阳为谁而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真法界常寂光是否也属波动现象?[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问30:可能在一个所缘生起过后的瞬间观照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第三篇 瞋 - 瞋是心中火[栏目:放下的幸福]
 寓教于乐[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动静皆自在[栏目:圣严法师]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十讲 烟霞气象 大乘精神 即心是佛[栏目:净慧法师]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栏目:王孺童居士]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六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释迦牟尼佛传 第廿七章 祇园精舍的建立[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