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A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89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

(一)光明如来藏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上师心滴如意宝》提到:此等显现也是心中光明相外现的结果。谁人见到此相则以见到了如来藏实义,故称为获得光明智慧。《真实名经》云:“显现大光芒,智慧灿然现,众生智慧灯,威光蕴美观。”也就是说,心中的本基智慧通过眼睛现于虚空中。《华严经》云:“基中光明眼中现,有者明现虚空中,光芒坛城极耀眼。”通过日夜修习则可显现较前更为广大的五部佛坛城。《密集续》云:“住于虚空中,大光芒云聚,具佛威光聚,遍布胜智慧。”《集明点续》云:“自然广大智慧中,种种自相现五部。”

如是显现乃现量光明之殊胜要点。《自具普贤续》云:“识三自现要,自现妙智慧。”随后灭尽一切增上相,实质身体解脱为光身,此乃如虚空般的本净法性显现。[1]

(二)平等

《普作续》云:

往昔过去诸如来,除自心外不求余,除原来外不修造,不以分别修三昧,以不分别心成就,现住世者后来者,无念平等则成就。[2]

(三)本性

1. 自觉自本性

《普作续》云:不以语言文字说,宣说自觉自本性,不分别我不思余,宣说平等无念旨,

三界一切诸有情,悟此则与诸佛等,不求勤行法性成。[3]

2. 本性元成

肯定本性本来元成者,元成无方无有外与内,诸法自现无得失来去,无上下方大遍布之界,全无决定亦全无偏私,此是远离诠表超言思。[4]

(四)自性清净

1. 本性清净

一切佛之身语意三密,即是普贤如来本性清净之显现。[5]

2. 自性清净平等无分别

《炬光炽燃续》云:“自然显现无断灭,智若穷尽愚昧念,境相本净住真界,无有分别之觉性,知是不动平等位,又于一切平等界,本来穷尽诸分别,住于自性清净界,言说文字无二故,又于无外内界中,于大休闲境中住,无有内外通彻故,无障亦无垢浊者,即是本来大清净,本自趣入净界相。”[6]

二、北传佛经相关内容(请参考附录一)

(一)光明如来藏

1. 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住.。[7]

2. 谓彼菩萨摩诃萨信解法身常住不变者,尔乃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经,亦能解说安慰世间解知一切隐覆之说,善观一切了义不了义经。不说余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8]

3.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9]

4. 何者圆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大慧,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10]

5. 大慧,如来藏者,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着于空,大慧,变化如来,金刚力士常随卫护,非真实佛,真实如来离诸限量,二乘外道所不能知,住现法乐成就智忍,不假金刚力士所护。[11]

6. 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12]

(二)平等

1.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长者,行过弘誓,菩萨所施心恒平等。[13]

2. 听汝出家,外道秘法不示弟子,如来不尔大悲平等,而无偏党等同说法,示其胜道而拔济之。[14]

3. 声闻人断除一切忧苦喜乐住平等心,获得第四禅舍念清净定。[15]

4.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16]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17]

5. 一切思惟分别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着;如是等名为菩萨正思惟相。[18]观诸法平等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平等。[19]

(三)本性

1. 菩萨修行无碍慧,入诸国土无所著,以无二智普照明,此无我者之住处,了知诸法无依止,本性寂灭同虚空,常行如是境界中,此离垢人之住处。[20]

2.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一切法本性清净,云何言菩萨一切法中得清净,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一切诸法本性清净。[21]

3. 生死如毒树,悟即法身果,生死与涅槃,本性皆平等。净慧贤圣行,大悲常利物,不择于怨亲,恒离于分别。[22]

一切诸法本性不生,从缘幻有,无来无去、非断非常,清净湛然,是真平等。[23]

4.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24]

(四)自性清净

1. 以一切法自性空故自性远离,由远离故自性寂静,由寂静故自性清净,由清净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最胜清净。[25]

2. 文殊师利!甚深境界者,体是无为,不可相离、不着二边,脱离诸障,自性清净,不可思量、不可数知,不与声闻、辟支佛共。[26]

3.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自性清净。云何名为自性清净,舍利子,菩提之性体无染污,菩提之性与虚空等。菩提之性是虚空性,菩提之性同于虚空,菩提虚空平等平等究竟性净,愚痴凡夫不觉如是自性清净,而为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故。[27]

4. 云何诸菩萨能行禅定,佛言,能觉一切智心自性清净故,世尊,云何诸菩萨能行般若,佛言,于一切法无诸戏论故。[28]

5. 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29]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B
下一篇:第二章 第六节 无自性、自性
 第六章 第三节 如来藏系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A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十九节、第二十节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B
 第二章 第二节 总结讨论(2)
 第二章 第十节 四光脉、中脉验相、双眼智慧脉
 第八章 第六节 宁玛派大圆满法与苯教大圆满法比较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六节 无住
 第一章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A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十八则:结婚比丘非僧人[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相应10经 海的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章 「佛法」[栏目:印顺法师]
 灾难知多少[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有位大德说,我们造了罪业以后,不能再去想它,否则,想一次就算再犯了一次。这种说法对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卑鄙的山羊[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The Key to Liberation[栏目:Ajahn Chah]
 夜判官[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祖师真影──大圆满隆钦宁提传承祖师口传故事撷英[栏目:圣者传记]
 金刚萨垛除障法的具体修持方法的开示[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