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3-044远离内心的造作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5

远离内心的造作         海涛  辑

1.假如我们不曾正视贪、瞋、痴的危险性,就不会对纵情享乐的生活产生怀疑,甚至会绞尽脑汁的追求它。然而这种追求,充其量只会带来瞋心、妒忌和痛苦。

2.苦或乐,恶或善,都只是虚幻的生灭。精进行善,直到了解无我,届时,你将进入离执的状态。

3.因为了知无明,智慧由之升起。觉知痴,导致证悟。觉知愚,引生聪敏。

4.因为「无我」,故无人真正的死,一切皆因缘。当死亡的觉照了了分明时,我们将意识并超越死亡,这便是放下。

5.修行者面对苦,应如树木迎接春、夏、秋、冬,如果在它无法承受时,就会凋落,这是为了雨季来临时再萌芽。

6.一个逃离外在现象、但不远离内在造作的人,可称之为愚痴的人。智者将远离内心造作,却不远离外在现象。

7.修禅观是真正面对现实世界,如实认知现实世界,而不是信仰它,为它辩护或抹杀。现实世界的运作与呼吸的起灭同一模式。

8.证悟轮回,即是涅槃。当我们认清习气的循环而不为所惑时,我们即证得涅槃。

9.体悟无常,住于空性,是圣者们的安全措施,如果你有这道安全措施,也同样能住于平静。

10.佛教徒不以快乐为目标,因为快乐并不圆满。佛教徒的目标不在感官世界,因为佛教徒太了解它,以致不把它当作终极目标来追求。

11.佛法不是宗教,是一种宇宙法则。内观,则是洞察宇宙法则。

12.想脱离苦难,就别追求黏执式的快乐。

13.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决定,而是由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14.生活的空间,须藉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3-043慈悲的力量
下一篇:03-046体验生命
 03-018《得无垢女经》法语摘录
 03-008饮食与情绪
 03-025真爱之语
 03-016你可以不生气
 03-074《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辑要
 03-019心灵的修习
 03-083幸福的修炼
 03-020心灵处方签
 03-084幸福的菩提
 03-086贫穷的富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想结缘一份给恶鬼道众生施食的仪轨,可以吗?[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人间佛教与全球伦理(纪华传)[栏目:佛教与伦理]
 照顾家人是菩萨行[栏目:佛法是种活法]
 The Demons of Defilement[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禅修指导 经行的方式[栏目:道澄尊者]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4课[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净土安心法门[栏目:李炳南居士]
 超凡的僧格——虚云和尚的启示(向世山)[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新译佛国记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栏目:新译佛国记]
 25两个公案[栏目:本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