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说约 第五卷达字集(陆西星)
 
{返回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8

第五卷达字集

  见结知解品第十七

  蹑前二义。文中不见所结。云何知解。总示妄结。依根尘识起。但妄识不立。妄结自解。然根尘与识皆无自性。如彼交芦。互相依倚。当体全空。既无自性。则随缘转变。故于知见立知识之心。则结而为无明之本。知见无知识之妄。则解而入涅槃之门。

  宣义说偈品第十八

  前十六句。牒结长行之语。后二十句。蹑前解结之文。启后圆通之旨。

  绾巾示结品第十九

  阿难蹑前偈文。未解一解六亡之旨。于是如来绾叠华巾。成为六结。告阿难言。此巾六结不同。循顾本根。一巾所绾。则汝六根同一妙明真性。因有妄结。分为六根。义亦如是。汝嫌此结。不能成一。若次第解除。使结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一解六亡。义亦如是。然欲解此结。云何措手。若左右偏掣。终不能得。若于结心解即分散。于结心解者。知见立知。即名为结。观于中道。斯即结心。若悟三空。心即无结。如上狂乱。乃根结之由。结解于心。狂乱自歇。

  选择圆通品第二十(二十五菩萨各举所证)

  前此不说因缘。到此却说因缘。盖欲选择六根以了圆行。若谓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安得谓无因缘。但所谓因缘。非取世间和合粗相。须知六凡四圣。皆由于心。随无明之染缘。则生九界。随教行之净缘。则出佛界。是故从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如二十五菩萨。各举所证。皆以因缘。而成无学者也。有以六尘悟入者。则憍陈那等也。有以六根悟入者。则阿那律陀等。也有以六识悟入。者则舍利弗等也。有以七大悟入者。则乌刍瑟摩等也。惟观世音菩萨。则以耳根三慧。得入圆通。故下品特表。以示标准。


{返回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陆西星)
下一篇:楞严经说约 第四卷通字集(陆西星)
 一乘决疑论(彭际清)
 准提净业卷之二(谢于教)
 重刻西方合论序(袁宏道)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安士)
 景印无量寿经起信论序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八卷(钟惺)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卷之一(李贽)
 善女人传卷下(彭际清)
 楞严说通卷二(刘道开)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陆西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科学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将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重要还是佛教重要?[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福德日记2月27日─抛弃爱惜自我的心[栏目:福德日记]
 四念处 十三、身观念处的十项功德[栏目:四念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一、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栏目:徐恒志居士]
 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国的地图(五)是精神天国的地图还是天罗地网?[栏目:冯学成居士]
 佛法从这里开始和圆满[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修行立功课 心念不空过[栏目:传喜法师]
 老鼠的勾结[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