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不修法?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7

为什么不修法?

现在修行的条件太好了,只要想修法,需要什么都有人给准备好,可是很多人求得佛法却不修,为什么不去修法呢?是不是因为佛法得到太容易了,没有付出多大的辛苦,觉得佛法不重要,没有珍惜的心情,想到以前的人为了求法要付出很大的辛苦,在藏地以前的时候求法的人会到处寻求有缘上师,并用自己的全部的财产供养上师来求佛法,以表达对佛法的尊重和珍视,如此求得的佛法自然也会努力修法。现在的人求法的时候都很傲慢,供养上师的时候心里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并想:“我供养了你,你就得传我法。”求法就想买东西一样,求法的心态不对,这种心态下,当然不会尊重佛法,相反在世间追求点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艰辛,所以任何事情都比修法重要,任何事情都会排在修法前面。

想想我们的内心把修法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佛法在我们的心里重要的程度有多少呢?一天当中,我们匆匆的去忙各种事情,觉得每件小事都很重要,得买件好看的衣服装扮自己,去找些好吃的东西一饱口福,还有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事情,以至于别人说我一句难听的话、瞪我一眼都能让我们在心里琢磨半天,不论什么时候想起也会觉得生气和怨恨,唯独修法,想不起来,要是真是什么事情也没有了,觉得很无聊,那么干什么能够打发时间呢?修修法吧!我们心里把修法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

是啊!忙着眼前的事情,得到的收益能够看的到,摸得到,修法的功德很难量化,或许在刚开始修法的时候会有些感应,但是更多的时间,修法的功德我们可能觉察不到,只有在遇到非常严重的困难或是临终的时候,修法的功德突出的显现出来,其实只要我们回想一下,自己没有学佛前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和与自己家人、周围人等关系,以及内心的感受等各方面,就会察觉出来修法的功德,再想想过去的一年半载,我们自己内心的改变就会明白自己一直在进步,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修法了,积攒了功德,也会获得一些世间的福报。而在我们的遇到较大的逆境,如突如而来的灾难、被发现患有严重的疾病或是生活中遇到非常大的困难让我们自己没有力量去承受,这时我们才会发现上师、三宝有多么的重要,这个时候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上师、三宝,因为我们平日一直在虔诚的修法和祈祷,所以我们能获得很大的加持的力量,严重的困难在不知不觉中变小以至于消失,而我们自己也无所畏惧。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生活中的任何一场严重的变故都会让自己萎靡不振。

临终的时候更是突显修法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命其实就像彗星坠落一样,在空中快速的划过一道痕迹就会马上消失,回想过去的几十年就如一场梦境一样,当时觉得非常重要的人和事,或是有着欢快的喜悦,或是留下深深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遗忘,我们每天觉得很必要的事情,心里一直为这件事情计划、担心和害怕,过几天就会忘掉,最终不会留下什么,可是就是这样的事情不断的占据我们心,让我们无暇修法,一天天、一年年身体和精神越来越衰弱,等到有时间修法的时候,却发现力不从心了!这一生除了修法积攒的功德,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又能带走什么?死亡总是不期而至,突然的降临,那时候才发现这一生最对不起的是自己。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发现任何事情都不重要,我们所终日追求的财力名气竟然是那么的虚假和无用,每日为芝麻大的小事所费心伤神是那么的可笑,而在蹉跎岁月中,把佛法这个宝物丢失在了角落里。在死亡的路上,前途是那么的黑暗,因业力和烦恼的牵引,让我们不得不去往一个可怕的地方......

天人在生命结束前七天有预知自己的死亡时日和观察到来世去向的神通,所以内心惶恐不安及后悔没有及时修法,并利用最后的几天精进修行,可惜我们人类没有此类神通,结果往往在临终的时候也认识不到可怕之处并不由自主的向下堕落。

如果明日自己必定要死亡的话,那么今日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所有的人和事我们都能放下,别人的过失我们不想去听,哪怕是说我们,我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修法上,以赚得面对死亡的资本,就是我们始终觉得自己一定会看到明天的太阳,自己的未来的日子还很多,所以修法不着急,眼前的事情要急于处理,所以才觉得修法不重要。

如果我们不要修行当做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的一生也在虚度,我们向上师、佛菩萨跪拜时,他们也为我们感到惋惜。而错过了这一生的时机,再闻得佛法也不知道要经过多么遥远的岁月了!


{返回 洛桑陀美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珍惜佛法
下一篇: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为什么要学《菩提道次第广论》
 修行从正知见、正思维开始
 心存悲悯,饶益有情
 放逸 散乱
 如何与道友相处
 闻思之光
 福慧 资粮
 学佛人的积极
 亲见宗大师的办法
 别往自己的心里装垃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2经 魔法经[栏目:相应部 23.罗陀相应]
 净土探微 第三章 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栏目:弘学居士]
 布施的正确意愿[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杂阿含经》出版序[栏目:明法尊者]
 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栏目:万行法师]
 学佛因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培养智慧利根[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思考的纪律[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大-转-法-轮[栏目:弘法]
 正念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 Mindfulness helps us deal with our li..[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