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注疏四 无得无说 依法出生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7

金刚经注疏四 无得无说 依法出生 

无得无说分第七   

[古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解]
 
 不可说  《楞伽经》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宇宙有常住的法,这本住法界,即自然规律,不是哪一个佛说出来的规律。如来说的一切方便法门,都不是真实的本住法界。法界实相,是不可能说得清楚的,只有用般若智慧观照,才能认识这个本住法界。所以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唐僧宗泐、如[*]注解:真如法体离有无相。离言说相。岂可以耳闻心得耶。当知树下得道诸会说法。但应身耳。其报身法身无得无说。然应即法报说即无说。是故不可以有取。不可以无取也。
 
 非法、非非法 《楞伽经》说:“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即是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非非有无,非常非无常。不着二边,于一切法平等不二,这是如来说法的重要原则。不要对如来所说法起偏执见。执着有不变的法,便是不识方便的教条主义;执着非法,便堕于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执是执非,执有执无,都不可取,取任一边,都名为着相。《楞严经》说:“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这是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可说是大乘的最高境界。不二法门是法吗?不二法门有相吗?《维摩经·不二法门品》载,三十一位菩萨各各说了不二法门之后,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唐僧宗泐、如[*]注解:由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言非法者,不可以有取;言非非法者,不可以无取。由不可取故不可说。然如来垂应有证有说者,盖得非有非无之体也。
 
 贤圣 凡夫和圣贤、贤和圣,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全在一念之差。一般认为,能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烦恼,可称为圣贤。大乘认为,声闻、缘觉修行成就的果位,只算贤位;菩萨修行的成就,可称圣位。
 
 无为法 与有为法相对而言,不动主观意识,不妄作分别,圆明寂照的修行法,称无为法。不离法相的修行法,都是有为法。无为法离一切法相,亦无“我要离一切法相”之心。离想,离非想,一切随顺,这才是入如来地的圣智境界。着相都非圣贤。
 
唐僧宗泐、如[*]注解:无为乃自证之理真谛也,差别乃化他之用俗谛也。诸佛说法不离二谛,吾佛亦然。
 
[释净慧注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自下次约正果断疑。疑曰:前说不可以相见如来,则如来是无相。无相之中无动无作,云何世尊就草座而成道,指拘邻而说法?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下答意明佛有三身,法身、应身、化身。法身以如为体,应身以智为体,化身以色为体。无觉无说言法身,有觉无说言应身,有说无觉言化身。须菩提言:如来定以真如为体,真如非法非非法,故云:如我解佛所说义。然菩提为所得及所说,如来为能得及能说。菩提非法非非法,故无所得及所说。如来非法非非法,故无能得及能说。故云:无有定法名菩提,亦无定法如来可说也。
 
何以故 欲证无说意,故发问以征之也。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答意明化身虽说,然所说之义甚深,过闻慧境。听者不可以耳识,作有无二相取。故云不可取。所显之理,精细过思慧境。说者不可以舌根作有无二相说,故云不可说。离有性故非法,离无性故非非法。维摩经曰: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即其义也。若化身能说者,何故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耶?既云化佛非真佛,亦是化说非真说〈且复说无定相。故云非说非无,化佛不定相说也。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欲显所说非法非非法,故举所证以明之。夫觉无为最浅者名须陀洹,觉无为最深者名为佛。此其差别也,能觉者应身耳。由应身如是觉,故化身如是说,所觉既非法非非法,故所说亦非法非非法也。所以通说一切贤圣者,欲显一切圣人同证无为为体也。
 
[白话解]
“须菩提,你想想,如来得了无上菩提吗?如来说过什么法吗?”
 
须菩提说:“佛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依我理解佛的意思,没有什么确定的法叫做无上菩提,如来没有说过什么确定不变的法。
 
为什么?对如来说的法,都不可以执着,如实的法是不可能说得清楚的。要知道,一切法,非法非非法,不能偏执一边。
 
为什么这样说?是凡夫,是圣贤,以无为法作分界线,能一切随顺入无为法,到如来地,便是圣智境界。”
 
 

依法出生分第八

 
[古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得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解]
 
 三千大千世界 东南西北四部洲, 一日, 一月,  欲界天, 色界初禅天, 合为一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小千世界包括二禅天;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中千世界包括三禅天;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包括四禅天。因为大千世界含有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这里说的世界,指人们的思想领域,三千大千世界包含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六道。《净土生无生论讲义》分析六道如下:“地狱道,念念五逆十恶,恣意杀生,不信佛法僧三宝,拨无因果;二、畜生道,念念愚痴,不知惭愧,专恣情欲,不明正道;三、饿鬼道,念念悭贪嫉妒,不造福业,但积罪恶;四、修罗道,念念谄诳负气,外假仁义,内计我人;五、人道,念念节制五欲,注意三归五戒,希求后有;六、天道,念念止恶行善,摄散归定,诃色入空,愿求胜乐。”大千世界只包含天道中的欲界天、色界天、未包含无色界天,更未及菩萨地和佛地。
 
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借喻广大虚空。
 
 七宝  诸经所说七宝,大同小异。《般若经》说的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七宝,以之布施,在凡夫眼里,福德无量。在菩萨眼里,便无所谓福德、非福德了。因为菩萨不住相布施,菩萨布施,心里根本不会装着是福德或非福德。菩萨观一切法,平等无二,亦即亦非,离即离非。如来说福德多,是对凡夫说,只不过是“说”福德多而已。
 
 四句偈 用诗的形式表述佛法,这样的诗称为偈。一般以四句为一首,用多首连起来表述佛法的,称为长颂。
 
[释净慧注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自下次显断疑功用。夫于经有疑即怀谤以生罪,于经无疑即信受而生福。欲显所说之法,虽不可取不可说,然受说能诠之教,即生福无边。故为斯问。一须弥、一日月、一四天下,为一小世界。即以小世界为本,其数至千,名小千世界。即以小千为本,其数至千,名中千世界。即以中千为本,其数至千,名大千世界。总计有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成即同成,坏即同坏。下极风轮,上穷有顶,一佛所主之处,名曰三千大千世界。今问若人施宝同乎此量,所生之福得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珍宝之量既弘,生福之理弥积,故云甚多。
 
何以故 欲明此福虽多而未胜。故先发问以征之。何故此福得名多也。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答意明福有二种:一有流,二无流。多有二义:一聚义,二进义。聚谓聚集福体,进谓进趣菩提。是福德者,是有流之福德。即非福德者,非无流之福德。是有流之福故,有聚义之多也。非无流之福故,无进义之多也。无进义之多者,岂空无果乎?得有流报,故无有无果之理。报尽即绝,故无有进趣之义。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须菩提离自师心,更引如来为证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受持四句,受他法施也。为他人说,以法施他也。受他法施,明生自闻慧。以法施他,明生他闻慧。若人自能住闻慧,福已胜彼。何况自住思修两慧也!若人令他住闻慧,福已胜彼,何况令他住思修两慧也!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菩提即法身,诸佛即应化两身,菩提名出,谓显性以离缠,诸佛名出,谓生成以得体。此经既出诸佛之三身,故显受说之二胜也。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是学者之名,法是菩提之目。菩提体唯佛之所能觉,故名佛法。余人之所不觉,故云即非佛法。所谓佛法者,谓是大乘之佛法;即非佛法者,非是二乘之佛法。非二乘之佛法,此显不共义;是大乘之佛法,此显最胜义。受说此经,能出不共之佛法,故成最胜之深因也。
 
[白话解]
 
“须菩提,你想想,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这七种名贵珍宝作布施,这人所得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啦?”
 
须菩提说:“很多啊!世尊。怎么说很多呢?菩萨不住于相,这福德亦非福德。如来说福德多,只是说的,是随缘方便说的,对如来说的法,都不可执着。”
 
佛说:“如果有人信奉受持这部经,即使只是受持一首四句偈,对别人宣传演说,这样的福德胜过布施无量珍宝的福德。
 
你知道吗?须菩提,一切佛,一切佛的无上菩提法,都从这部经流出。
 
须菩提,明白了吧? 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
下一篇:金刚经注疏三 如理实见 正信稀有分
 金刚经注疏一 法会因由 善现起请
 金刚经注疏三 如理实见 正信稀有分
 金刚经注疏九 究竟无我
 金刚经注疏十三 威仪寂静 一合理相 知见不生 应化非真
 金刚经注疏二 大乘正宗 妙行无住
 金刚经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二
 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
 金刚经注疏十二 化无所化 法身非相 无断无灭 不受不贪
 金刚经注疏十 一体同观 法界通化 离色离相
 金刚经注疏六 无为福胜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四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栏目:达真堪布]
 《成唯识论直解》观感漫谈(陈新)[栏目:唯识学研究]
 法空恩师讲《广论》47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印顺导师与玄奘大师[栏目:玄奘研究]
 不是为了快乐[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