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二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87

二 认为能知之心在身外 无有是处

原文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显徽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祗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白话

阿难稽首对佛说:佛问阿难:“比丘们随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然后回祗陀林,这时我已吃饱了。当一人吃饱了时,能说大家都吃饱了吗?“我听到如来这法音,悟得我心在身外。譬如在室内点灯,这灯必定是先照明室内,再照着室门,然后照见外边的庭院。人们不能见自己身中的东西,只能见身外的景物,这就像在室外点灯不能照见室内的景物一样。这道理很明白,大概错不了,同佛的了义没有出入吧?”

佛问阿难: “比丘们随我在室罗筏城沿门乞食,然后回祗陀林,这时我已吃饱了。当一人吃饱了时,能说大家都吃饱了吗?”

阿难答: “不能。世尊!众比丘虽然都成了阿罗汉,还是各有各的身命,怎会一人吃饱能令众人饱呢!。”

原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白话

佛告诉阿难: “是啊!你心不在别人身,你觉饱不是别人饱。如果你知见之心是在你身外,你的身和你的心互不相干。心之所知,身不能觉;身之所觉,心不能知。我问你,我伸出兜罗绵手掌时,你眼见了,你心知不知?”

阿难答:“我心知。世尊!”

佛告诉阿难: “既然心知,怎能说心在身外?由此可见,你认为能知之心在身外,没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八章 法施福德无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三章 一根得清净 六根得圆通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 功德无量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九 第二十七章 圆通本根 声色香味触法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九 第二十六章 结从心解 也有次第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七 第五十章 无色四天与修罗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九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教真伪论[栏目:守培法师]
 我们在何处可以止息苦?Where can we put an end to suffering (d..[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二三 骏马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说众生”?[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和大怨 必有余怨[栏目:净空法师]
 临终窍诀——慈成加参仁波切对临终者的指导[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Brief Discourse in Purification Practice[栏目:Article of Tibetan Buddhism]
 愿解如来真实义——法堂诵经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13.一次施舍的福德[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