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0

三 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 无有是处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白话

阿难对佛说:“世尊!依佛所说,因为心不见身内之物,可知心不在身内;又因为身觉到的事,心也知道,身心不相离,可知心不在身外。我今思量,应在一处。”

佛问: “在哪里?”

阿难说: “这能了知事物的心,既不见内而能见外,我思忖这心潜伏在眼根内。譬如有人用琉璃碗盖住两眼,这眼根虽然被盖住,但没有妨碍,眼根所见,心随即知晓。因此,我判定这能知之心在眼根里,所以不能见内,而见外物则了了分明。”

原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白话

佛对阿难说:“依你所说,能知之心像琉璃一样,潜伏在根里。如果这人用琉璃盖住两眼,看见山河之时,见到琉璃不?”

“见啊!世尊!这人用琉璃盖眼,确实看见琉璃。”

佛告诉阿难:“你心如果同琉璃相合,当看见山河时,为什么不见自己的眼?假设心能见眼,眼即是所见之境,而不是心随眼知。因为心不见眼,不能说了知之心潜伏在根内。由此可知,你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没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四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 第四十一章 因地十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四章 妄心生灭迷失本性之三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九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一 第三十三章 十四无畏 四不思议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一 第二章 引入——你心在何方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二 第三十四章 文殊长偈作答 择出耳根最胜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六 第四十八章 仙道与欲界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道源长老)[栏目:法华经讲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相应67-87经(略去)[栏目:相应部 50.力相应]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四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栏目:文珠法师]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尊者阿姜李简传 英译者前言 中译者前言[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在不同的上师前反复受持皈依戒是否会产生冲突或矛盾?[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三宝的内在含义[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相应27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6.受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