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三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62

三 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 无有是处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白话

阿难对佛说:“世尊!依佛所说,因为心不见身内之物,可知心不在身内;又因为身觉到的事,心也知道,身心不相离,可知心不在身外。我今思量,应在一处。”

佛问: “在哪里?”

阿难说: “这能了知事物的心,既不见内而能见外,我思忖这心潜伏在眼根内。譬如有人用琉璃碗盖住两眼,这眼根虽然被盖住,但没有妨碍,眼根所见,心随即知晓。因此,我判定这能知之心在眼根里,所以不能见内,而见外物则了了分明。”

原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白话

佛对阿难说:“依你所说,能知之心像琉璃一样,潜伏在根里。如果这人用琉璃盖住两眼,看见山河之时,见到琉璃不?”

“见啊!世尊!这人用琉璃盖眼,确实看见琉璃。”

佛告诉阿难:“你心如果同琉璃相合,当看见山河时,为什么不见自己的眼?假设心能见眼,眼即是所见之境,而不是心随眼知。因为心不见眼,不能说了知之心潜伏在根内。由此可知,你认为能知之心潜伏根内,没有这样的道理。”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四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二 第三十五章 必断杀盗淫 切戒大妄语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六 第四十五章 十种恶习 业障可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九 第五十五章 行阴区宇十外道论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九章 见性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三..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 第二十八章 圆通本根二 眼鼻舌身意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一章 除五浊恶见 依无生因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佛教“自空见”之源流考释[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上)[栏目:昭慧法师]
 Amitabha, The Unbounded Light[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四、四十八单执事[栏目:佛教丛林观]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E 1227经:本经叙述波斯匿王因祖母命终而悲痛,佛陀晓之以佛理。[栏目:界定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五)[栏目:杂阿含经]
 降伏其心 一 心物一元,化身是怎么来的[栏目:万行法师]
 佛说阿弥陀经讲要[栏目:太虚法师]
 70 出家之缘[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何谓信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