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八章 释疑二 四大周遍法界 何以互不相克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33

第十八章 疑二 四大周遍法界 何以互不相克

内容提要:

众生迷惘,背觉向尘,便有风动、空晴、日明、云暗等种种世间有为相都在心中显现。佛以妙明不生不灭的境界合于如来藏,如来藏心只是清净微妙的本觉之性,圆照法界。一法界上,含摄无量。无量法相,圆融归一。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在一毛端中能见诸天王庄严宝刹,坐一微尘里能转莫大*轮。

(温陵禅师曰:富楼那有二问,一问清净本然,何以忽生诸相;二问四大各遍,何以相容。前已答第一问,此下答第二问。)

原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

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白话

“富楼那,你又问我,既然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为什么水火不相克。

又说,空是通透的,地是塞碍的,空性、地性都遍法界,两种不应相容。

富楼那,虚空本来不是种种色相,但虚空不拒绝种种色相在其中表现。

原文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白话

这是什么道理?富楼那,那无边无际的太空,日照则万里晴空,云遮则天乌地暗,风吹则云飞草动,雨后又天清气爽,气结则浑浊朦胧;尘积则阴霾满天;水澄能照万物。你怎样看?这种种不同景象,是那些客尘生成的还是空中自有的?

若说是那些客尘所生,富楼那,那么,当阳光照遍天空大地时,到处所见同是太阳的光明,为何天上还有一个圆太阳?

若说虚空自有太阳光明,虚空自己照自己,为何夜里和大雾弥漫的白天,不见光明?

原文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白话

可知这光明不是太阳光又不异太阳光,不是虚空又不异虚空。所见的原来是妄相,无法说清其来历,犹如空花,只能结空果。为什么提出水火相克的诘难?

观察事物原来的真性,只是微妙的觉明之心。妙觉明心,已知不是水,不是火,为何还问水火不相容?原来微妙觉明的真性,都同此理。

你的识心着于虚空,便显现虚空之相,着于地水火风,便显现地水火风之相,或同时想象,则同时显现。

 

原文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

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白话

怎么会同时显现?富楼那,例如在一个湖水中映出日影,一人向东行,一人向西行,两人同时观看,都见日影随自己而行,一个向东,一个往西,并无定准。

不应诘难,日影是一个,怎会随各人东行西行?各见一个成一双,为何各人只见一个?所说都是虚妄,都无凭据。

富楼那,你着于色空之相,让色空矛盾之相掩盖了如来藏妙明之性。

这如来藏随你的妄心显现色空种种妄相,周遍法界。众生迷惘,背觉向尘,便有风动、空晴、日明、云暗等种种世间有为相都在心中显现。

原文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白话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的境界合于如来藏,我的如来藏心只是清净微妙的本觉之性,圆照法界。在圆照中,一法界上,含摄无量。无量法相,圆融归一。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无尽虚空,在一毛端中能见诸天王庄严宝刹,坐一微尘里能转莫大*轮。离一切尘垢,便能灭尽烦恼,合妙明正觉,便能发挥真如妙觉明性。”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九章 如来藏心 离即离非 是即非即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五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一 第一章 缘起——阿难几毁戒体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六 第四十七章 鬼变畜生 畜复成人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风空见识 随缘施设无实义之三..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八章 释疑二 四大周遍法界 何以互不相克..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六 第十五章 十八界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九 第二十七章 圆通本根 声色香味触法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八册 佛教与世学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八册]
 禅修要义 后记[栏目:达照法师]
 坐井观天[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相应7经 根本定与决意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有人问如果上师不具格并毁坏佛法,我是否可以不具嗔心告诉他人远离他?[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I find it difficult to read the scriptures - they ..[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倘若看了这些大德的经论后,也发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不知道是否具有菩萨戒?[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十三)[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唐密传承四祖善无畏[栏目:唐密祖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