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第三十七章 十九位菩萨续说不二法门
 
{返回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7

第三十七章 十九位菩萨续说不二法门 维摩默然

原文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有为虚伪法,无常故名尽。实相无为法,常住于不尽。以不尽为不尽者,皆二法也。若能悟尽不尽俱无尽相者,则入一空不二法门也。)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非我出于我耳,见我实性者,我本自无,何况非我也?)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明,慧明也。我明,痴冥也。见无明性,即是为明。若见明为明,即是无明,故不可取也。)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灭然后为空。所以见色异于空者,则二于法相也。)

白话解

现见菩萨说:尽、不尽为二。说究竟尽,说不尽,都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虚空本来就是无尽的。能确立这样的观点,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说:我、无我为二。寻求不可得确定的“我”,怎么能求得“无我”的相?明白了我的实性虚妄,求不可得,便不会再生起我与无我的二相,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说:明、无明为二。无明的实性即是明,当你知道自己不明白某种事物的时候,你是明智的。圣人也不说我对一切都明了,所以明亦不可取。明与无明是不能用数量定出一条准确的分界线的。懂得明与无明是平等无二的,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说:色、空为二。色即是空,不是色灭了才是空,色的自性本来就是空。受、想、行、识都是一样。乃至识、空为二。识即是空,不是识灭了才是空,识的自性本来就是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果能通达无碍,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原文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四种,四大也。空种,空大也。此无众生之所由生。)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存于情尘,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则于六尘不起三毒。此寂灭之道也。)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以六度为妙因,遍向一切智者,二也。若悟因果同性,入于一相,乃应不二。)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三行虽异,然俱是无缘解脱,故无心意识也。无缘既同,则三解脱无异。)

白话解

明相菩萨说:地水火风四大种性各异,四大种性与空种性异,这两种异为二。四大种性即是空种性,以前是空,今后是空。前际、后际的中间是中际,这中际亦空。如果能这样认识各种性者,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说:眼根、色尘为二。如果懂得眼根的本性,对所见的色尘不贪、不恚、不痴,便称为眼、色寂灭。同样,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乃至如果懂得意的本性,对所知的法尘不贪、不恚、不痴,便称为意、法寂灭。能安住这种境界,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说:布施与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本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同样,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与回向一切智都是二。乃至智慧本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对六度与回向一切智,于其中能入一相的,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说: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是无相,无相即是无作。如果确立了空观,也就明无相、无作的真实义了,即不会再生心意识了。入其中任一解脱门,即入了三解脱门,这就是入不二法门。

原文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无相,真智佛宝也。实相,无为法宝也。修无为道,僧宝也。三宝虽异,皆无为相也。)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诸法生时空生,灭时空灭。身存身亡,亦何以异?而怀惊惧于其中乎?)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1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三业虽殊,无作一也。诸法之生,本于三业。三业既无,谁作诸法也?)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2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恶之流。不动色,无色界行也。)

[注]

1身口意善

这里指身口意善三业。十善业中的不杀、不盗、不淫是身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口善业,不贪、不恚、不痴是意善业。

2不动行 在这里指于色界、无色界中不起心动念。

白话解

寂根菩萨说:佛、法、众(僧)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这三宝都是无为相,与虚空一样。一切法都如此,能照此修行,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说: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色身、识身都时刻在生住异灭。为什么呢?见了身的实相,就不会见哪个是身、见哪个是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对其中变化相,不惊不惧,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说:身、口、意善为二。这三业都是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这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这样随顺无作慧的修行者,,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说:福行、罪行与不动行为二。这三行的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亦无不动行。心中不起这三行,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原文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若见我实相,则彼我之识,无由而起。)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得在于我,相在于彼。我不得相,谁取谁舍?)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二乘入灭尽定,六根尽废。心想都灭。虽经昼夜,不觉晦明之异,喻菩萨无心于明暗耳。)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世间无缚,曷为而厌?涅槃无解,曷为而乐?)

白话解

华严菩萨说:二法都从“我”起,如果认识了“我”的实相,便不会生起二法。不住于二法,便不会有各种识,无各种识,亦无所识。无所识,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说:有所得相为二。如果有所得,必起取舍之心。如果无所得,便无取舍之心。无取舍心,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说:暗与明为二。如果无暗、无明,则无有二。为什么呢?譬如在灭受想的禅定中,就无暗亦无明,一切法相都是这样。对一切法都持平等观,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说: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如果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为什么呢?如果有缚,必然有解。如果本来无缚,有什么要解?无缚、无解,便不会生出乐心或厌心,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原文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实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见。慧眼尚不见实,而况非实?虽曰无见而无所不见,此真慧眼之体。)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上来诸人所明虽同,而所因各异。且直辩法相,不明无言。今文殊总众家之说,以开不二之门。直言法相不可言,不措言于法相,斯之为言,言之至也。而方于静默,犹亦后然。)

白话解

珠顶王菩萨说:正道、邪道为二。如果住于正道,便不会分别什么是邪、什么是正。离邪离正,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说:实与不实为二。如实见诸法的人,就知道诸法实相不可得,何况不如实见的人!不如实见的人所见诸法更没有实相可得。为什么呢?肉眼所不见的,慧眼能见。而这慧眼,无见、无不见,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各位菩萨各各都说了不二法门,便问文殊师利: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说:依我看,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说出来的都有相。离问答相,就说是入不二法门。

原文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肇曰: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默然也。上诸菩萨措言于法相,文殊有言于无言,净名无言于无言。此三明宗虽同,而迹有深浅。所以言后于无言,知后于无知。信矣哉!)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肇曰:默领者,文殊其人也。为彼持言,所以称善也。)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白话解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们都说过了,应当轮到仁者说了。请你说说,怎样才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这时,维摩诘默不作声。

文殊师利赞叹说:善哉,善哉!看维摩诘,一声不出,完全离了文字语言,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

当维摩诘说这入不二法门品时,在这会众中的五千菩萨都进入了不二法门的境界,得无生法忍。


{返回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香积佛品第十 第三十八章 维摩诘差化菩萨往香积佛国求香饭
下一篇: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第三十六章 十三位菩萨说不二法门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佛国品第一 第四章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法供养品第十三 第五十章 佛说法供养功德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弟子品第三 第十五章 维摩诘跟罗睺罗说真出家..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菩萨行品第十一 第四十四章 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不思议品第六 第二十五章 如何求法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菩萨品第四 第十八章 维摩诘对光严说道场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佛国品第一 第五章 佛以神通示现严净佛土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佛道品第八 第三十五章 维摩诘偈答普现色身..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菩萨品第四 第十七章 维摩诘对弥勒说菩提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嘱累品第十四 第五十二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优良传统及其发展[栏目:隆莲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一卷[栏目:净界法师]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 Chapter IV. Discour..[栏目:A Buddhist Bible]
 大乘大义章 5 第七章问法身感应并答[栏目:大乘大义章·白话文]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佛法真理火难焚[栏目:传喜法师]
 203.黄龙祖心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