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3-006菩提心要(喜乐泉源)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1
菩提心要(一)         海涛  辑

1.一个人如果不忆念死亡,就不会忆念佛法。

2.即使忆念佛法,如果不念死无常,也不会依法修行。

3.死亡随时会来临,你也不例外。死亡可能随时降临到友人、仇敌或陌生人身上。财产也会朽坏,不仅每一秒钟都在变化,而且随时会离你而去。

4.如果你不相信自己随时会死,你所修的佛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

5.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随时会死,就不会浪费生命,人生就会过得很有意义。

6.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随时会死,就不会烦恼生活,人生就会过得非常自在。

7.我们正濒临死亡。每一秒钟我们都更接近死神,剩下没有多少时间了。

8.罹患重症的人,被视为垂死;探望他们的人,未来不久也要濒临死亡。因此,两者没有什么差别,同样地一直走向死亡,大家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9.死的时候,虽然肉体完全分解,意识还继续存在。油灯的油用尽,灯火就熄了,可是意识不像那样,意识生生世世继续不断地存在。

10.最好是每天早晨念:「我今天就会死了。」这么做,可以断除所有的烦恼问题

11.死魔无声瞬间至,生命如同风中灯。

12.爱惜自我,是一切苦难之源;爱惜他人,则是一切功德之本。

13.智者知识虽渊博,亦取他人之微德;长期如是行持者,速成一切智智位。

14.我是一条道路,愿所有众生在我身上由凡夫步向佛果。

15.菩提心可以保护我们免于轮回的恶报。

菩提心要(二)         海涛  辑

1.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故为亲与仇,造作诸罪业。

2. 菩萨利他行愿之迫切,凡夫利己私欲亦难及。

3.我们都很想把痛苦的事丢掉,但是忙碌的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产生痛苦的真正原因。虽然我们忙着追求快乐却反而在制造痛苦。

4.菩提心的利益:一、清除罪障;二、快乐幸福;三、所求如愿;四、人天归敬

5.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6. 「六波罗蜜多」是菩萨行总纲,里面包括无量无数菩萨行。

7.凡是能对治烦恼的一切善说,实际上都是佛的加持,与佛亲口所说无异,所以应当赞叹。

8.修「七支供养」增长功德:一、礼赞诸佛,二、广修供养,三、忏悔业障,四、随喜功德,五、请佛住世,六、请转*轮,七、普皆回向。

9.要生起纯净的菩提心,一定要先净化自己的内心;净化内心时,一定要先忏悔

10.不放逸也可说是一种随念,就是随时察觉自己的心念。

11.随念就像是一个精神间谍,随时监视自己内心。

12.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能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13.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14.人们逃避家庭、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到深山中去寻觅内心的平静。既然要寻觅「心内」的平静,怎可能在「心外」寻得呢?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3-005生命的真义
下一篇:03-007发愿文
 03-049处世格言
 03-034开启沟通之门
 03-072释放心灵的力量
 03-067知足与感恩
 03-042做心情的主人
 03-055《骂意经》法语辑要
 03-037生死无惧
 03-076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03-088爱的导师
 03-003智慧箴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执着心—痛苦的渊薮(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D 586经(利剑经)[栏目:界定法师]
 护眼尊者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六章 如何在无常中从容成长?[栏目:黄威南居士]
 八届:分组座谈(节选)[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广买田产,子孙不肖[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善导的净土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法句经要义 第二品 不放逸品 愚人节 精进正念如守护财富[栏目:法句经要义]
 老天有眼[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一)何谓不共同上师[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