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宗“三关”略示
 
{返回 持松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2

禅宗“三关”略示

持松大师 讲

  一日,大师对弟子开示禅宗境界。云:

禅之谓“明心极致”、“万法尽通,万法俱备”,此乃谈其功能,彻究之,即达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心”,非指有形之肉团心,亦不同无形之赖耶心,乃包举生灭不二之本心,一切染净皆从此出,此即“法界总体”。人人之心固皆法界总体之所寓,各于人道中随缘而住,取据点为自心而已。此法界总体(简称法界)以普摄一切法故,未尝欠缺而恒如如。吾人若能洞明自心,则全体大用当下历然,与诸佛境界无异。达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之言,均按此理而证立也。

  又曰:见性者明心之修验过程,达“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必需舍离意识,痛下苦功,以发自心之本具佛性。心光即智光,亦即佛光,忽尔乍明,即自心佛心发动之初机,是为见性之始,此见即庵摩罗识,即白净识,名九识或八识之清净见分,心光即清净相分,是为“初关”景象。尔后,心之全体已隐具圆相,其一一属性,不妨随缘流露于圆相之中,逐渐对于“六尘”确能离诸法相,是为“重关”景象。此时咬紧牙关,更上一着,透重关较难,必须重关牢固。然犹末脱内识分别,需尽离内外识,至此可能亦为禅门常用之口头语,“桶底脱落”吧,乃是第三关,曰“透牢关”。“透牢关”后才真“一无所得”,于无所得中,理致不昧,灵活自如“自身等佛”,是名“般若波罗密”。见性功夫至此,然后转身入世,随境而作,随问而答,随缘住世。此“三关”必重关坚固(透重关较难),脚跟乃稳。然后再研究教义,自然经旨全明,利益众生。

  师又语:“学道容易修道难,修道容易悟道难,悟道容易证道难,证道容易行道难。”故见性后,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尚需精进磨炼,知难而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上合十方诸佛无缘大慈,下与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方证实相非相、不生不灭,涅槃妙心,正法眼藏。至此,行道方不退,度生可无尽。

摘自《持松法师》(陕西人民出版社)


{返回 持松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持松法师自述
下一篇:仁王护国般若心咒简修法
 持松法师自述
 弥陀十念法
 禅宗“三关”略示
 长寿息风法
 唐密的四种观法
 解读《摄大乘论义记》
 为何说唐密超胜?
 月霞老法师传略
 悼弘一法师
 心经阐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烛光禅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八[栏目:贤清法师]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栏目:善导大师]
 希解派[栏目:希解]
 不能将修学密法当作功课来对待[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问59:尊者,您认为有多少人在您的指导下证果?[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打不倒的人[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第八章 修观的五清净 第四节:道非道智见清净 第二项:思维三相[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六祖坛经所启示的自我教育(彭震球)[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学密须知 二、唐密[栏目:冯达庵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