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说宝镜 之六 密不透风的曹洞纲宗
1、周易卦象与曹洞纲宗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迭而为三,变尽成五。”
这里画了一个卦给大家看一看。此处大家可参考我在《棒喝截流》一书中对此段的讲解。以下为《棒喝截流》中的部分引文:
此洞山借周易离卦之象,而立偏正五位之说。先将离卦之六爻分为三叠,即“迭而为三”。初爻、二爻为一叠、是谓初叠。曹洞宗贵乎“回互”,初叠阳阴回互,以象“正中偏”,是为一变。二三两爻阴阳回互,以象“偏中正”,是为二变。三四两阳天为中叠,虽两爻纯阳无阴,然四爻阳居阴位,亦是回互,名“正中来”,是为三变。四爻五爻阳阴回互,且四爻阳居阴位,五爻阴居阳位,各又自成回互,故名“兼中至”,是为四变。五六阴阳两爻为一叠,是为上叠。上叠亦阴阳回互,且阳居阳位,阴居阴位,故名“兼中到。”是为五变。
“偏正五位”之说与《宝镜三昧》同为曹洞之根本。且“偏正五位”亦由《宝镜三昧》所衍出,洞山祖师亦有“君臣五位颂”: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辩舌才。
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五位乃曹洞宗人自养之五层境界,亦为堪验学人之五种尺度。前三位为“自受用之昧”,即见性时所现的三种层次,或此或彼,用以自照。后两位乃“他受用三昧”,乃入世度人之境界,自觉觉他。何以然?因其能多一层回互。三则由渐入顿、五则由顿入渐,要在行者当体自用之际。
曹洞虽分五位,实则一位,乃至一位也无。若于五位妄生分别,私智卜度,则南辕北辙,永不到家。须知“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之理,故正也、中也、偏也,皆对境之言,均非的旨。以故,正亦寓其中矣,偏亦寓其中矣,于中亦寓其中矣。曹洞五位尽皆回互,无一偏纯之位。学者于此定须留心,今说五位者,归摄一位;才涉一位者,五位全赅。非此不能尽五位回互之妙用。”
读过《四书》的人都知道,《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重离”。离是火,是太阳。《周易》是重八卦,在这重八卦里偏正回互;曹洞宗的纲宗也是偏正回互,初变正中偏;二变偏中正;三变正中来;四变兼中至;五变兼中到,这也是曹洞宗的修行次第。
我们经常是处在“正中偏”之中,为什么呢?真如佛性本自具足,可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处在正中偏之中。有些破参的人,特别是初破参有些感觉的人,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哎呀!佛性本自具足,但是由于客尘所染,明白道理但修行不到家,所以叫正中偏。第二个阶段是偏中正,一个人有修行了,由偏归正,由最初的执有,归入于空了,归正了。偏回归于正了,但是这个还没有到位,真正破参是三变“正中来”:回到了中,归到了正位上,回到中正的位上。但是,到了“正中来”也不够,破参了以后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做。
2、顿与圆的辨证关系
今天中午跟几位法师聊天的时候,大家谈到了“顿”和“圆”的道理。菩萨证道以后还须勤修万法,为什么要勤修万法呢?因为勤修万法是在“圆”字上下功夫。
有的人会问:有的祖师说顿悟以后就是直至佛地了,功德圆满了,为什么还要勤修万法呢?圭峰宗密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到有两种顿悟,其一是“化仪顿”;其二是“逐机顿”。禅宗内的开悟属于“逐机顿”,只释迦佛在菩提树下那一悟是“化仪顿”,一悟成佛。圭峰大师认为“逐机顿”是顿悟,但需要悟后起修。因为虽然开悟了,但成佛的功德尚须积累;虽然见到了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但一切都是因地上的,并不是在果位上与佛一样了。有的师父由顿门而入,但顿悟之后,仍对一些经教很陌生,不熟悉,这在佛教禅宗史上有很多例子。
南宋时,廓庵禅师著了一组名为《十牛图》的偈颂,成为禅门中的至宝。他绘制了禅宗的十牛图,并以诗偈的形式加以评唱,形象地展现了由修行顿悟以至最后成佛的悟道过程。禅宗是讲顿悟的,而《十牛图》实际和曹洞宗《宝镜三昧》里的偏正五位一样,是讲修行次第的,也就是在讲顿和圆的关系。大家一定要留意顿和圆的关系。有人说禅宗显得枯,为什么显得枯?显得硬?就是圆字上不够。有的学教理的,特别是学华严宗、天台宗的,他们在理论上很圆,但没有破参,没有在顿上下功夫,这个圆也是虚有其表,达不到究竟。
所以“正中来”以后还有“兼中至”、还有“兼中到”的过程。“正中来”可以说是破本参,“兼中至”可以说是破重关,“兼中到”可以说是破牢关。所以它说“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大家看到阳爻和阴爻,初六是阳爻,六二是阴爻,是阴阳回互;二爻和三爻,又是一个阴阳回互法。但是三和四之间那个正中来,它两根阳爻,好像没有回互,实际上也是有回互的。在《易经》里边四这个位属于阴的正位,尽管它是九四,但是它是处于阴位。这里边仍然是有回互的。在第四爻和第五爻,它又是回互,是更高明地回互。四是阳爻居阴位,五是阴爻居阳位。它是回互中还有回互,两重回互。第五和六又是阴阳回互。五是阴爻居阳位,六是阳爻居阴位,它又多了一重回互。所以它重叠回互,这个就是我们在教法里边需要明白的道理。
什么是回互?定慧双修是回互;不二法门是回互;法报不二是回互;生死涅槃是回互;顿悟渐修是回互;顿教圆教是回互。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一体的关系,执着于一隅,就会像瞎子摸象一样的,摸到了象腿,说象是一根柱子;摸到了象耳,说象是一把大扇子;摸到象肚皮,说象是一堵墙。所以说面对佛法一定要有总体全面的认识,要教理行果全面地予以把握,对信、解、行、证全面地进行观照,不能重此轻彼。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看到曹洞宗在功夫上的绵密。
关于洞山祖师的“五位偏正”之说,我在以前所写的《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在《棒喝截流》那本书里面也有所涉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偏正五位”的确是曹洞宗自己修养的无上秘诀。有人就说,前三位是自受用三昧,自受用的三昧是指见性时印证的三种层次;后两位是他受用三昧,自觉觉他,不然哪会多一层回互呀!只有兼中至、兼中到,它比前面三个多了一层回互。虽然曹洞宗的教法是禅宗,禅宗强调顿悟,但是这顿悟里边事情也很多,并不是像常人说的,悟了就能怎么怎么样。悟后还需勤修万法,大家要明白这个。
洞山祖师的《兼中到》歌诀里边说:“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为什么说“折合还归炭里坐”?即使达到最高境界,还是要布施,还是要在红尘里边打转。哪怕你大彻大悟、神通广大,红尘里该你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就像雪峰祖师说的一样“老僧住持事繁。”并不是说我悟了以后,丢下世间到佛地去享福了,不是。这不是真正道人的心胸,而是一般俗人的心胸。一个人没有担当精神,害怕红尘才会躲到极乐世界里去享福。真正的祖师大德定会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啊!
3、如何是行中道
“如荎草味,如金刚杵”,荎草是中药里边的五味子,不知大家咀嚼过这种小草籽没有?酸的?不像;甜的?不像;麻的?不像;辣的?也不像;还有点咸,可以说是五味俱足!金刚杵是韦驮菩萨手中的法器,有点像这个离卦,中间是实的,两头是虚的,中间是细,两头是大。这里用五味子、金刚杵来形容“重离六爻”,实际上是讲曹洞宗的纲宗“偏正五位”。“偏正五位”在曹山洞山时变成“君臣五位”、“王子五位”等等,涉及到我们日常修行的一些功用和对我们的一些提示。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这个就是我们修行当中一定要明白的。以前,像这样的语句都是师父传徒弟,绝不让第二人听到的语句,一人单传,悄悄地说。现在大家看到这里,一定要知晓其中的妙处啊。再者,大家要知道行中道。以前有人问我,冯老师什么是中道啊?我反问他,你平时是开汽车还是蹬脚踏车?他说我平时骑脚踏车。我再问,蹬脚踏车的时候,你是怎么行路的?他一时没有答出来。其实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是蹬脚踏车还是走路都要行中道。按常规,一个行人如果走路太靠左就走到机动车道上了,很危险;太靠右又要撞到墙边上了。所以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向中行,给自己留够安全的空间。
学法也是这样,要给自己留够空间。急不得,急了要出事;缓不得,缓了的话你追不上去。道教炼丹有用文火、武火的说法,这也是借用禅宗里的语言。有时候该笑的时候笑一下,该松缓时候松缓一下,用孔子的话来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一张一弛,或急或缓,或左或右都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你天天想要佛法,天天想天天想,比佛还佛,那么你就未必是佛了。
以前有句话说“皇帝不谈权,老和尚不谈禅。”这个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都当了皇帝的还说什么权呢?老和尚不说禅,真正佛法不在说上,所以赵州老和尚说:“佛之一字,永不喜闻!”为什么?一个人陷入佛法中,跨不出来,活不出来,就成了教条主义。真正会佛法的人,他不跟你说佛法,即心即佛,他的举手投足,举心动念全在法上,全在正道上。有的人一天到晚满口佛法,而看他的行为举止,是不是与佛法相应呢?未必是。
“正中妙挟”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牢居中道,同时要左右兼顾,上下兼顾。有的人功夫不到家,执着于一念不生,害怕起烦恼,总是盯着自己:我怎么又有烦恼了!如果这样的话就完了。不起烦恼的人,没有。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菩萨一样有烦恼。所以起心动念的时候,我们千万别光看到“这个”,一定要在看“这个”时候,把“那个”也要看到。学理的时候要看到行,行的时候要看到理,这样才是“正中妙挟。”
那“敲唱双举”呢?什么叫敲?棒喝是敲,画龙点睛是敲,一剂猛药下去是敲。唱是什么呢?唱是指平常的讲经说法,讲道理,循循善诱。提倡八正道,提倡修行,提倡念佛都是唱。唱是普及性的,是日常性的,是日用性的。敲,是特殊的手段。正如《道德经》所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敲,可以喻为“以奇用兵”;而唱,可以喻为“以正治国”。我们看祖师大彻大悟的公案里,好多都是出其不意而来的。“棒喝”——当你有准备了,“棒喝”就没作用了。它往往都是措不及防,迅雷不及掩耳的那一下。云门祖师所用的“截断众流”的方法,只有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况下,才能截断你的分别思维,使你进入言语道断的状态。这就是敲。但是只敲不唱,没有平时的功行,没有平常的积累,敲能起作用吗?在社会上随便遇到一个人,哪怕他是大学里的知识分子,一见面你就“喝”他一句、“棒”他一下,那人家肯定会说:这人精神病!所以“棒喝”一定是要面对那些真参禅用功上路的人。
4、回互之中的深妙作用
“通宗通途,挟带挟路”,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宗”是特指禅宗,天台、华严、唯识、中观一般都称为教。我们的学修的根本目的,最根本、最终的道理即是宗。“通途”这里的“途”,是指次第、方法。比如我们要到灵山去,出发之前肯定要买一张导游图或是找一个导游,如果没有这张地图或是没有人带路,我们就会迷路。而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老佛爷,也需要有张地图,要看清路线,有人带路。
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指引我们达到最终目的地的指路标。汉传佛教的天台止观、华严法界观,禅宗的各种教法等等,都是方法。我们不能只讲目的不讲手段、方法。一个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很难成才。孔夫子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方法,循循善诱,如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修佛法亦是如此,要明确目的,亦要有正确的、恰当的方法。
我们平常起心动念的时候,参禅用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挟带挟路”。大家都知道进入考场,挟带是违反纪律的。现代人“挟带”的技术很高明啊,考试答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发过来,也发现过传纸条、抄答案作弊的。有一年,某地发现几十个学生同时有挟带作弊的现象,全部取消他们的考试资格吗?不行,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这也叫“挟带挟路”,大开方便法门。当然,学修佛法的“挟带挟路”,就不是指这种让你违反规矩的做法。既然是出家人,进入佛学院,所学所得都是自己的衣食饭碗,平常就要用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僧人,优秀的法师,以后当家当住持都得从现在的用功开始。但是,自己一方面要有勇猛精进的干劲儿,另一方面,还要有点悠哉游哉的心态。
这里的“挟带挟路”就是这种不松不紧的用功方法,也是曹洞宗重要的回互,在教和学上都很管用的。当然,如果天天悠哉游哉懒惰成性,也不行。
其实,回互这个提法还不是曹洞宗的发明,六祖在《坛经》里面就已经有三十六处回互了。说到底,中观里边讲的也是回互。只不过呢,禅宗把这个理上的东西变成行上的东西,这就叫知行合一,修和行不二,这样才是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我们在修行之中应大得其乐,不要盲修瞎练,修得自己很清苦,身如枯木,心如死灰,那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的形象。
真正修行人的形象应该是人天之师。人天之师是什么样子,就是要有龙象之姿,给人一种生龙活虎的气象。有的师父,修行修得如枯木死灰一样,当然,能这样死下一条心来修行还是不错的,但要把生机焕发出来就更好。这就是曹洞宗里边的“挟带挟路”。回互之中就有这么一个深妙的作用。
5、完全的光明与完全的阴暗是一样的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实际上这几句仍是对回互的反复强调。从“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到“正中妙挟,敲唱双举”再到“通宗通途,挟带挟路”,其实都是在讲“错然则吉”。
“错然则吉”,《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错卦,每一卦都有综卦。“错综”是《易经》里的一个重要方法。像现在讲辩证法,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和统一。对立与统一讲矛盾,我们讲对待,讲不二。因为有个二,才有不二之说嘛。如果二都没有,你拿什么去讲不二?所以我们所看到万法都是在“错然”之中啊!有成功、有失败、有道法、有魔法、有错有综、有生有死,一切都是在相对应的关系之中运行。我们举心动念,也是一个能,一个所,一个能知,一个所知。如果有什么东西是完全正确的,百分之百正确的,那也可以说它是百分之百的妖怪了。
《菜根谭》中有句话说得妙,叫做“完名美节,不应全贪”——好的名声不要全用在自己身上,分些与人,大家欢喜嘛!还有一句“辱行污名,不应全推”——错误缺点也别全扔了,分些归己,这样可以韬光,可以养德,这也是“错然则吉”的体现啊。完全的光明与完全的阴暗是一样的。一本书黑字白底分明,翻开之后我们才会看得清楚明白。说话是这样,有恶语才有美言;走路是这样,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必然在后;时间也是这样,有过去,有未来,一切都在“错然”之中。
所以我们在修行时候,一定要善于观照,正反、前后、上下、得失、利害,要善于分析这些,然后才是“错然则吉”。你不要只站在一面,站在一面不是好事。你总是站在正确的那一面不是好事,总是站在错误一面也不是好事。要有差别,两头蹦,这样才真正地生机无穷。吃亏长智,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真正是这样,没有烦恼的话,智慧是谈不出什么的。有些人在社会中混了几十年,经验丰富,饱经沧桑,慢慢融入道中,才会有更深的体悟。
以前在佛学院里有人问,什么是大般若?我说学历史,看看中国历史,读读世界历史,世事变幻无常,这就是真正的般若。只看《大般若经》不能有真正的感觉,要从理论到实践,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感觉出很深很深的法味。
“不可犯忤”,很多的人不知道错然要回互,老是要走到一边,尽在一个边上转,这不是好事。所以洞山祖师在《宝镜三昧》里反复强调“错然”,要回互,而且要大家“不可犯忤”。那么这个之后,我们的真如佛性是怎么样的呢?是什么样的风光呢?下边就说“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你说我们的真如是迷吗?它不是迷,它很清醒;是悟吗?它也并不以悟自居。前几年在佛学院上课,我都在讲这个事——迷悟与真如无关。迷和悟只是我们心里边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感觉。
这个字我认识,那个字我不认识;这个道理我懂,那个道理我不懂。这个道理我懂,真如不会因为你懂而增加一点了;这个道理我不懂,真如也不会因此而减少一点点。因为懂和不懂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是我们能知和所知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一定的因缘,我们可以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这个属知识范畴,它是缘生缘起的,是真如自身显现的几个波浪而已,不是真如自身。可以说它跟真如没有什么关系。你说没有什么关系吧,但这一切又都在真如的掌管之中。那真如是怎么回事?洞山祖师就说了,它是“天真而妙”的。看见一个天真活泼的人,大家都会觉得他很可爱。为什么是天真?老天爷赋予我们的真性,本自具足,不假外缘。天作之真,没有人为的成份。
庄子《马蹄》里边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跷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牛鼻子上本来没有绳,人给它打了个洞,它就被人牵着走了;马背上本来没有鞍,人给它安了个鞍,它就被人骑在背上了。这都是人为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为的东西。人们想吃到纯天然的食品都很难了。农药加多了,化肥用多了,对身体有害无益,还是纯天然的好。人也是这样,人性本然,都是赤条条的来去无牵挂,本来就是很天真、很纯洁的。
6、明辨入微而后得体起用
“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
在《宝镜三昧笔参》中,对这几句是这样表述的,原文如下:知权则当明变,明变必先入微,入微而后得体,得体则妙用生矣。般若之性,如是而已,何劳修持,何须文饰。本天之真,纯性之朴,若有丝毫附会,即属污染而失其真矣。唯真而能妙,唯直乃能曲,否则伪也,离道远矣。此真妙之性,不为迷,不为悟;不因迷而有减,不因悟而有加;不因迷而有染,不因悟而得净。独行独来,即事而真,随缘而明,遇机而显。因缘时节,错落而致,一一应酬,一一照了。何耶?因其直故,见了就做,做时亦不著于事理,已入理无碍事无碍矣。故寂然,故昭著。不舍一物,不著一物,寂然空寥而万化顺应。是顺亦顺、逆亦顺,无细不入,无大不周,而入文殊普贤之境界,缘华藏世界而卷舒自在。若有毫忽之差,则宫商乱矣。此无相之圆融也,学人自当省鉴,于己如是,于人亦如是。若有丝毫未安稳在,定须善自调伏。不尔功亏一篑,是为憾矣。古德云:一翳在目,空花乱坠。又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当张商英初悟入,兜率悦曰:“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细微处,使人不知不觉,堕在区宇。”今人之习禅更应以此为戒,乾乾而惕欤!且看一代大师雪峰的历程。
雪峰初与岩头至澧州鳌山镇阻雪,头每日只是打睡,师一向坐禅。一日唤曰:“师兄,师兄,且起来。”头曰:“作什么?”师曰:“今生不着便,共文邃个汉行脚,到处被他带累。今日至此,又只管打睡。”头喝曰:“噇!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里土地,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师自点胸曰:“我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头曰:“我将谓你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师曰:“我实未安稳在。”头曰:“你若实如此,据你见处一一通来。是处与你证明,不是处与你划却。”师曰:“我初至盐官,见上堂举色空义,得个入处。”头曰:“此去三十年,切忌举着”。曰:“又见洞山过水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头曰:“若么举,自救也未彻在。”师又曰:“后问德山:‘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什么!’我当时如桶底脱落相似。”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师曰:“他后如何即是?”头曰:“他后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师于言下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曰:“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五灯会元.卷七》)
岩头与雪峰划却了什么?又证据了什么?“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此即“天真而妙”欤?此为迷、为悟欤?均不相涉。然其间时节因缘,却也寂然昭著。雪峰未安稳时,不敢自肯,不敢以少得为足,乃有鳌山成道之功。其后门人开云门、法眼二宗,其功亦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