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圣严法师序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7

圣严法师序

  转念之后,柳暗花明我和吴若权先生,一个是宗教界的老和尚,一个是文坛炙手可热的畅销作家;我们俩人之间,说熟悉也不是,若说生疏,那还不至于。

  因为若权是个多产作家,他的小说、散文经常发表,而每一发表,便广受瞩目。我如果有因缘接触,也会拜读他的文章,欣赏他的才华。他的文笔行云流水,深受大众喜爱,也很容易阅读。除此之外,我所知道的若权更是个全方位的天才,不仅在写作上凸显长才,更跨足于广播、电视、演说等多重领域,在各方面的成果都令人赞叹。尤其他巡回台湾各中小学校园,举办了数百场次演讲,拥有广大的群众魅力;他的受欢迎,是不分男女老少,也没有年龄、阶层之别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长荣班机上,突然有一位空乘服员要求我签名,她拿了护照本给我希望我在其上签名。结果我发现在我签名之前,上头已有一位名作家的签名字迹,那便是若权,可见得他受欢迎的程度。不过,我与若权面对面直接的接触,就是这次的访谈了。从今年一月下旬开始,若权几乎每星期都到我静居的精舍来看我,每周访谈两次,每次访谈的时间一至两小时不等。前后共有八次访谈。我们谈的内容,不会涉及什么高深的佛理,而是一般人在生活上、心理上乃至生理上,可能会遭遇的阻碍、困顿、矛盾等

  各式各样的难题,而在面临种种难题之时,若权问我“该怎么办?”也就是听听我的看法。一般人面对问题,往往会陷入惯性的思考模式,或者从习以为常的观点来看待,然而这对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大,甚至会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困扰。也就是被困扰缠缚,不容易得解脱。佛教所谓的“苦”,也就是指的遇到种种困扰之时不知如何处理,而落入一般常识性、习以为常的处理方式,结果可能愈处理愈糟糕!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佛法的立场来看问题、来处理问题,往往就能够海阔天空。面对烦恼的处理,我的基本立场是“正面的解读,逆向的思考”。正面的解读,就是遇到任何问题,不要一来就视为负面的阻力,而要看成是一种砥砺的助缘。逆向的思考,是遇到顺心的事,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遭逢挫折与不如意事,不气馁,也不垂头丧气;只要观念一转变,就能柳暗花明。我谈问题,大概都是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

  当然,我这个七十八岁的老人,对于社会的世故人情和对佛法的认知体验,可能要比一般人更深入些。因此对于若权的提问,也就是他所看到的世间种种现象,特别是华人社会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来问我,我则尽我所知、尽我所能来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能跟这样一个多产的名作家对话,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若权的反应非常敏捷,有时他提出问题,当下自己已有了想法,也会回馈给我。这本书的构成,原貌是我们俩人的对话,成书以后,则以第一人称口吻呈现;由若权娓娓说来,而不是听我这个老和尚讲话,读来应是满轻松的。如果是以第三者立场记录往来的对话,虽有翔实的优点,但是亲切感可能就少些了。

  我满欢喜这本书的出版,但愿本书能对我们的华人社会有一些帮助。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法鼓山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净瓶常注甘露水
下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简介 摘要 目录 推荐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6课 真正的“看破”,并非彻底失望;而是体认世事..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课 成长,是往内在去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去需索感..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5课 大鸭、小鸭,各有各的发展,经过努力与磨练,小..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5课 善用“爱的减法”,让亲密关系更欢喜自在..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简介 摘要 目录 推荐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一、认识自我 前言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生活即佛法,一念一枝花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净瓶常注甘露水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7课 立定志向之后,就要坚定信念,绝不退转..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8课 要解决欠缺安全感的问题,不是仰赖更多的亲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三昧诗(王齐之)[栏目:东晋南北朝居士名家文集]
 八宗概要 第八章 律宗[栏目:周叔迦居士]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栏目:麻天祥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四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失魂落魄,神不附体。求师父救救我们全家。请问这个灾难怎么解决?[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字禅的兴起与禅僧生活方式有关[栏目:魏道儒教授]
 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四节 隋代唐初《摄论》的传播与学派兴盛[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受持皈依戒后,我们发下了怎样的誓愿?准备如何行持并实现自己的誓愿?[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忏悔化解怨结是超度关键——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偶像崇拜[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