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注释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7

注释 
 

  1、在佛教,杀取任何众生的生命都会形成恶业。
  2、这些是“孙雅他(梵文sunyata)”的开示。“孙雅他”被翻译为“空性”,因为一切事物的究竟本质都是“空性的”。但是,空性和虚空并不一样,因为一切现象都起自空性或由空中化现。因此,空性和虚空是不同的。
  3、关于佛性的详细论述,请参阅创古仁波切的《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之论述(The Uttara Tantra:A Treatise on Buddha Nature )》,Indian Books Centre出版(1994)。
  4、十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善巧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慧波罗蜜。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上师的重要性
下一篇:三乘佛法心要·大乘·果
 海涛法师访问创古仁波切 1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将心转向佛法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禅修的心安住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二章 万法之本性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8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契入法道的三种方法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世俗谛及胜义谛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小乘道的修持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八种心障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九 见阿閦佛品第二十五[栏目:不动佛·经典]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谤法者临终时能忏悔亦接引往生[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慧灯之光十 如何面对死亡[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从审美学角度看佛像造型艺术(周晓微)[栏目:佛教与艺术]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调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济群法师)[栏目:律宗文集]
 原始佛教(四)原始佛教的教理思想(圣严法师)[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证道歌》作者考(聂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