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社会功能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5

佛教的社会功能

觉 醒

   佛法的生命在于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只有坚持与时代紧密结合,佛教才有生命力。毋庸讳言,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中,包含有许多积极因素,是佛教长期与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契入点。这些和谐思想主要有:

1、缘起性空与如实观照的认识论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自性。当构成这一事物的条件产生或成熟时,这一事物就会应运而生;当构成这一事物的条件改变或消失时,事物的性质就会随之产生变化。这就叫做“缘起性空”。

2、诸行无常和时空无尽的宇宙观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时刻处于生起、变化、消灭,再生起、再变化、再消灭之中,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刻,这就叫做“诸行无常”。
   佛教又认为,时间没有终点,空间没有边际,时空是无尽的。

3、无我利他和度生无倦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具有忘我利他的精神。应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地为大众服务,而且从事这种服务时应该做到永不厌倦。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人生观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人生观。

4、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道德观

   佛教认为,作为一个正信正行的佛教徒,必须坚决做到不造一切恶、常行一切善。试想在我们的社会中,假如人人都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社会治安将更加良好,人民将更加幸福快乐。

5、“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

    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指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是要求广大佛教徒,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好,一定要以利他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种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的人间佛教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前提。

    上述五点,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事情,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在当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在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中继续绽放异彩。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间净土
下一篇: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回首如意
 福慧双修
 “佛教文化与西藏社会和谐”——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上海玉佛禅寺第十三届千人皈依暨传授五戒法会
 看破
 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上海玉佛寺为例
 佛教的社会功能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只重衣衫不重人
 退步原来是向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栏目:慧净法师]
 活路-火炉[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华严宣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华藏工程]
 73 一首诗[栏目:没时间老]
 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善权~送墨梅与王性之[栏目:禅诗三百首]
 莲花戒[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