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1集
 
{返回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7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1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科会》第七面,经文最后一行,
  【形像鲜明。朝暮礼拜。恭敬然灯。净施所安。不违道禁。斋戒不厌。心中欣欣。】
  这是一段,这一段是「礼拜供养斋戒」,完全讲的是修行,也就是紧接着前面,将老师的教诫落实。如果不能落实,就决定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间的修学,能不能成就,在佛法里面讲「端在善根福德因缘」,而最重要的还是善根福德,因缘还在次一等,当然因缘不能少。像前面所说的「从明师受戒」,这是因缘,「专信」、「奉行」、「不失」,那都是属于自己的善根福德,有因缘没有善根福德还是不能成就。
  我们培训班目的在学习讲经的方法、技巧,没有一点小善根福德也学不成功。什么是善根福德?我们的学习一定是锲而不舍。过去李老师教我们,教学的时候是平等的,大家都在听,有没有听进去?是不是认真落实?各个人都不一样,就不相同。讲经就跟从前考科举一样,科举中不中在命,你命里不该中的,就是学问再好、文章做得再好也没用处;命里该中的,文章做得实在不怎么样,偏偏被录取。所以古人讲考功名,第一是阴功,阴功是阴德,你积的有阴德。
  我们学教能不能成就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好学,真正好学,锲而不舍,有讲台的时候,自己上讲台;没有讲台的时候,要想办法找听经的机缘。为什么?听别人讲跟自己讲一样,就是你仔细去听,别人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有欠缺,你能够听得很清楚、很明白,自己长进。讲经要法缘,法缘是要靠结的,我过去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到人家一个道场,人家供的佛像,我进去顶礼三拜,我那个三拜是许愿,我跟别人的拜法不一样。我第一拜祈求跟这个道场结缘,第二拜跟这个道场常住法师们结缘,第三拜跟这个道场所有信徒结缘,我来讲经就没有障碍,缘就殊胜。虽然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有布施供养,心是真诚心布施供养。任何人讲经,法师也好、居士也好,老修也好、初学也好,我一个不会漏掉,我都会很专心去听,从中学习。不要认为我讲经讲了几十年,有些人初上台,许许多多地方还值得我们学习,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
  在佛法里面,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总而言之就是学习而已,不断在学习,天天在学习,一刻都不放松的在学习,这样才能成就。有人问我,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跟诸位说,我跟他十年没有上过讲台,我是在台下听所有同学们讲经说法,我这样学会的,我是旁听学会的。怎么我没有上台的机会?我出家了,我们班上台的次序是按入班先后,我入班是最后一个人,老师那个班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我才插进去,所以我顺序排在最后,他的教学方式是一个人一个月,那我要轮到最后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两年以后。我跟他一年三个月就出家,没有轮到我。
  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我就在旁边听就听会了。那个时候一年三个月总共十五个月,十五个月我听了十三个人讲经,就是十三部经,这十三部经我都会讲,所以我就到佛学院去教书了。一个学期教一部,三年下来教六部,我十三部还有七部还没有能拿出来。所以在那个班上法喜充满,确实有成就感,一个月学一部,像这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个月。李老师一个星期上一次课,不像我们这里每天上课,他一个星期一次课,这部经讲五次,五个星期,两个人上台讲,尤俊杰跟他妈妈,两个人学一部经,就是上讲台,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闽南话,好像是在翻译,其实两个人用一样的讲稿。他讲一段普通话,她讲一段闽南话,好像是在翻译,其实用同样一个讲稿,完全照讲稿讲,那个时候开班教学是这种教学法。所以五次,每一次上台是一个半小时,实际上是四十五分钟,五个四十五分钟,你就想想多少时间?好像四个半钟点,时间很短。我们在旁边听,统统听会了,回去再仔细用功学习,进了讲堂听他讲,我们自己私下比较比较,我要是上台讲怎么个讲法,我是这样学会的。这是所谓的善根福德,善根是你明了,你接触的时候明了,福德是真肯干。
  教学比自己上台讲经进步更要神速,为什么?自己上台讲经有时候缺点疏忽不容易发现,教学教别人上台,人家上台讲我们就立刻发现,然后回来想想,我自己在讲台上有没有这些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没有,要记住不能犯这个过失;有,赶快改,这样学才真正能学到东西,所以一定要会学,时间非常宝贵。
  李会长昨天一席谈话,他用心良苦,我也赞同他的说法,为什么?同学们学讲经,你们将来成败关键就在讲台,哪个地方有讲台让我们练习,就不能离开,你离开,如果没有地方让你练习,半年就生疏,一年就丢干净了,再回头不容易。所以这些技巧学会之后,就要天天干。自己不讲的时候,观摩别人。观摩利益很大,听讲经是给自己结最殊胜的法缘,我不听别人讲经,将来自己讲经有什么人来听?因果报应!我喜欢听别人讲经,别人也喜欢听我讲经;我喜欢帮助别人改正,别人也欢喜帮助我改正,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如果我嫉妒障碍别人,别人也嫉妒障碍我,念念要想到因果,种善因决定得善果,这个道理并不深。
  『形像鲜明』,从外表到内心,「形像」,从表面上看是我们供养的佛像,供养的佛像要庄严,不但令自己生欢喜心,也要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确确实实这是小乘经,佛早期所说的,佛陀的教学就走上艺术化,不但是艺术化,高度的艺术化,从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回归到我们自身。我们向佛陀学习,佛陀已经不在世间,我们供养佛菩萨形像,佛菩萨形像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我们学习的模式,我们要如何依照这个模式来塑造自己,把自己塑造得像一尊佛、像一尊菩萨,要「鲜明」。「鲜」是洁净,「明」是光明,这两个字就含着我们现在所集的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诸佛菩萨如是,我天天看到诸佛菩萨形像,我亦要如是,这叫真学佛。如果不能在这上下功夫,完全做形式,怎么能得利益?怎么能提升自己境界?怎么能够超越三界六道?一定要真干。
  『朝暮礼拜』,这是修身,「朝暮」不是讲早晚课,是讲从朝至暮;这也不是叫你每天拜几千拜,不是这个意思,叫你在心里头保持着真诚恭敬,那是「礼拜」。我们在早课,早晨起来拜几拜佛,这是提醒自己,我这一天记住要修「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普贤菩萨十愿,连着下面就是「广修供养」、「忏除业障」。这功夫在哪里用?在起心动念之处用。经里头是这个意思,念念不忘,这是行道,心安住在道上,你的身、口自然就不会远离。身语意三业,《无量寿经》讲得很具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这都是从形象上讲的。最重要的是「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一句就是《十善业道经》上讲的「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是「善护意业」。意清净,身、语哪有不清净的道理?会修行的人从根本修,根本就是修心,务必使自己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永远保持纯净、纯善,决定「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叫真正会用功。帮助自己智慧增长、德能增长,那叫「广学多闻」,不是学经教。你们每一个同学上台练习讲经,我都来听,这叫广学多闻。一方面跟道场、跟法师、跟信徒结法缘,一方面在这个地方开自己的智慧,增长自己的德能,决不肯放松。
  我们在初学佛的时候,在台中天天听李炳南老居士讲经,听同学们讲经,李老师教我们一个星期是三次:一次教经,一次教古文,另外一次他上台讲经。他一个星期讲一次经,星期三,我们直接上他的课,一个星期三次。再加上我们男同学讲经,女同学讲经,男同学在灵山寺,女同学在台中莲社。除这个之外,台中莲社有许许多多的小班,你喜欢研究什么东西就参加他的班。他的班大概有二、三十个,有研究经论的,有研究古文的,有研究诗词的,有研究音乐的,有研究梵呗的,有研究书法的,还有研究国画的、画画的,很多节目。这些都对外招生,招生多半都是我们莲友他对哪一方面有兴趣,我们会请专家来指导。所以他有很多班,这是正常的活动,陶冶身心,潜移默化,改变社会不良的风气,他让你身心有寄托,特别是年轻人。所以这很有意义,带动社会一个很好的道德教育,促进道德的提升。所以在台中,真正肯学东西,名堂很多,你生活会非常充实,会很有乐趣。像这些,将来活动中心那个地方发展起来,房子修好,这边空地买起来,再发展起来的时候,台中莲社许许多多东西值得模仿。此地财力也相当雄厚,只要肯向这一方面发展,确确实实是把佛教教育全面的带动起来。与其它宗教融合,那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形像鲜明」重要,让大众跟我们接触,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他才生欢喜心,才生恭敬心,才愿意来亲近。今天讲到此地。

{返回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2集
下一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0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3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4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21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72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7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8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82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53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2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张大千:我当了一百天和尚[栏目:莲心慧语]
 破茧而出 于末法时代应有的警觉[栏目:果煜法师]
 大圆满的窍诀要在自然的状态中体悟[栏目:达真堪布]
 怎么把握“随缘”和“努力”这个度呢?[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漫说《中阿含》(卷十)~I 十四、涅槃经[栏目:界定法师]
 窍决宝藏海 02、甘露滴[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第二部 工作[栏目:西藏医心术]
 持名[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轮回六道,随心升沈[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