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问在何种情况之下尚需穿缦衣?又早晚课时是否需要?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2
在菩萨戒本注解中讲,在家二众受菩萨戒,于诵戒及入坛时可穿缦衣。请问在何种情况之下尚需穿缦衣?又早晚课时是否需要?
  与大众在一起做佛事时,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人可以搭衣,也就是说,出家人搭衣的场合,你都可以搭衣。

  佛教导我们:“戒为无上菩提本”,不持戒,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而戒学的根本是“五戒十善”,十善都没有做到,戒就是有名无实,所有一切戒品都是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基础的基础;从这个基础才能建立“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以,我们强调修十善,没有十善心、十善行,哪里来的戒品?因此,真正想成就的人,在起心动念之处,一定要清楚自己是与十善相应,还是与十恶相应?与十善相应是佛弟子,与十恶相应是魔弟子。
  讲到戒律,在古代对戒律真正下功夫、有研究的人,有明朝末年的蕅益大师,在近代有弘一法师,他们在修学过程中对戒律非常重视。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比丘戒最低限度要有五比丘来传授,比丘没有了,比丘戒就断了。所以,我们今天受比丘戒,弘一大师讲,这是形式,是名字比丘,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要不要受戒?要受。受戒之后,清楚自己是不得戒,所以受戒之后自己称为比丘,这是有罪过的。为什么要受戒?受戒之后,就能研究比丘戒、读诵比丘戒,可避免讥嫌;你没有受戒,你不能看戒本,你也不能学。受戒之后,知道自己不得戒,但要努力认真去学戒,学一条得一条,学两条得两条,这种态度是正确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是这样教导我。他老人家非常重视戒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老人家说的“重实质不重形式”,就是要求你要做到。譬如“不杀生”,天天念戒本,看到蚊虫、蚂蚁还把它杀死,这有什么用处?是要真正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偷盗是“不与取”,这个东西有主,主人没有答应,我把它移动位置就犯盗戒。我讲得更容易懂一点,就是还有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行为,只要你还有这个念头,这就是盗心。“不邪淫”,要从念头断,还有这个念头,以大乘法而言,就是犯戒。所以,持戒要从起心动念处检点,要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损人利己的念头彻底断除。别人对我们怎么看法,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这比什么都要紧。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摩门教的目标是“求永生”,并且也是“二力法门”,请问他们所求的永生是否在天界?
下一篇:受菩萨戒后,弟子每日读《无量寿经》、念佛,并没有诵戒,请问是否如法?
 发心印书,但错字连篇,实在无法改正,请问我们会背因果吗?
 修净土法门,同修每星期共修一次做超度平安蒙山等形式,请问是否杂修?..
 有一位善知识突然对我态度转变,我难过了一阵子,唯有靠念佛开解...请问..
 成佛是业障已经全部消除,请问何以释迦牟尼佛还要受果报?
 寺院改为净土道场,有灵位牌,请问要不要施食?
 请问往生极乐世界是否指神识去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说四劫或五劫之内就能成佛,《观经》说下下品在莲花里要满十二..
 请问弥勒净土法门是否也是念佛法门?为何有些法师认为求生弥勒净土将来会退..
 心也念佛,心也听,身也念佛、身也听,这样念佛对吗?
 发现自己做不到菩萨戒的内容,于是在佛前忏悔,痛哭流涕,退戒了。请问这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外在舍利与内在舍利[栏目:张文良教授]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栏目:林崇安教授]
 念不转不起作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可畏可爱的业力[栏目:方伦居士]
 除烦恼、断执着,从持戒开始[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学佛为圆满佛性[栏目:传喜法师]
 知足的人&发掘自性[栏目:清净的法流]
 念佛四十八法 32) 不断持名 Uninterrupted Recitation[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004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梁 曼陀罗仙 译)[栏目:01 经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